朱由检说道:“慎重?朕哪里不慎重了,英国公如此公忠体国,参加日讲有什么问题啊?”
“孟卿,你是不是太敏感了。”
孟绍虞道:“陛下,日讲关系重大,就是要让张维贤参加,是不是也该让臣等提前知道,有点准备……”
张维贤瞪大了眼睛:“孟绍虞,你真是好大的胆子!陛下要谁来日讲,竟然还需要跟你商量?你以为你是张白圭吗?”
张白圭就是张居正,万历年间的内阁首辅,亲口说出“吾非相,乃摄也”的牛人。
因为张居正太牛,自他以后,大明就不允许出现这么牛的人了。因此搬出张居正来说孟绍虞,比骂娘都脏。
孟绍虞果然急眼了:“英国公,你含血喷人,在下一心为公,你……”
“够了!”
朱由检喝道:“让朕起那么大早,就为了听你们吵架?”
孟绍虞一惊,赶紧解释道:“陛下,臣没有那个意思……”
朱由检说道:“那就乖乖坐下来。”
他觉得这些人真是够奇怪的,明明怕自己的权威,但又总想反抗。
有些明明是你好我好大家好的事,又总是要横插两脚。
图啥呢?
孟绍虞他们不甘心地坐下,心想让张维贤参加日讲也没什么,反正一会儿是自己的主场。
全部人入座后,孟绍虞说道:“陛下,臣等今日要讲的还是《通鉴》,是魏征谏言唐太宗李世民的事。”
魏征可以说是士大夫最喜欢的人物了,写《资治通鉴》的司马光本人也是个粉头,里面关于魏征劝谏唐太宗的记录多到令人发指的程度。
原因也简单,就是想告诉后世的皇上:你看看人家魏征,看看人家李世民再看看你,你要多学学人家啊!
孟绍虞今天搬出了魏征和李世民的事,也是等于拐弯抹角地希望朱由检可以考虑他们提出的裁撤驿站的方案。
孟绍虞说道:“陛下,李世民在继位之初,曾经担心百姓不好教化,于是向大臣们问计。魏征说:长久安定的百姓容易骄纵安逸,骄纵安逸了就难以教化;经历动乱的百姓饱尝愁苦,愁苦了反而容易教化。”
“魏征的意思是:好比饥饿的人有口饭吃就知足,口渴的人有水喝就满足了一样。”
朱由检点点头:“嗯,有点道理。”
孟绍虞看到朱由检认可自己的想法,继续说道:“但这时,有个叫封德彝的大臣却说魏征这都是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