陆家初来京城,陆屹川官场上没有多少交好的人,即便如此,陆家还是热闹了好几日。
陆屹舟作陪的次数极少,被点了探花之后,他很忙,赴了圣上办的琼林宴,之后筵席也很多。
他不在家,陆屹川告假在家中招待宾客。
没过多久,陆屹舟的任命下来了,秘书省校书郎,官职不高。
严惜可惜陆屹舟没能进翰林院,不过陆屹川跟陆屹舟都很满足。
“我之前听我娘说过,四爷进了翰林院才能学到许多东西。”
严惜查看请外面的绣娘给陆屹舟做的衣裳,心里的不满只能跟陆大爷说说。
陆大爷拿着一本兵书在看,听闻严惜这样说,他放了书解释了一句:“秘书省勘点校对书籍,藏书丰富又清净,小四进了这里不比翰林院差。他年岁轻,多读书没有坏处。”
大爷的意思倒是跟她娘说的差不多。
外面绣娘送来的衣裳,用料款式没错,做工精细令人满意。
严惜招手喊来了春碧跟春红,“衣裳没问题,给四爷送过去吧。”
屋里人都出去了,严惜坐去了罗汉榻上大爷的对面,“四爷毕竟年岁还小,进这样的衙署最好。”
陆屹舟这边,五月初就任。
严惜无比感慨,别人连考几年年年落榜,而他们陆家的四爷小小年纪就入朝为官了。
在严惜心里,小四爷不过才十七岁,年岁还小。哪知没过几日就有官媒上门来了。
他们男方还没有请官媒说亲呢,女方就请了媒婆来说和。
短短几日便来了好几家,四爷的人生大事,严惜还没有准备好。
她首先想到的便是,这事得先问过云山的公婆。
四爷会试考中,陆家让商队送来了两车东西。如今,四爷被圣上点了探花,陆大爷已经给云山去了信。
即便陆大爷的信到得慢,不还有官府快马加鞭的报喜官。怎么到如今陆家还没有回信?
四爷跟他们一起住在京城,云山的爹娘倒是放心。
这么大的事,严惜不敢私自决定,一直拖着各家请来的官媒。
“大爷,这两日,忠毅侯府,工部尚书江家都请了官媒过来。咱们不能这么拖着了,四爷还没有就任呢,别因着这事将京城的官宦人家得罪了一大半。”
严惜发愁,京城就这么些人家,侯府跟工部尚书江家都请了媒人来说项,再不赶紧给四爷定下,后面还不知道会来哪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