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章 姑奶奶回家(第1页)

秋月跟陆青山的事情总算是定下了,针线房里一片恭贺声。

严惜原还担心秋月姐姐不高兴,谁知她过来针线房看到的是秋月一脸的娇羞。

严惜有些想不明白,当初不是义正言辞地说“彩云易散琉璃脆”,那意思不是两人的感情没有了?

后来严惜长大了,她也明白了,有些感情只能埋在心里。

秋月的骄傲不容许她低声下气地去祈求,她看不到青山的坚持努力,就坚定地放弃了他,哪怕心如刀绞。

如今两人误会解除,自然是心生欢喜。

大爷放了秋月的籍,陆青山对秋月说,等以后找个合适的机会,再求大爷给秋月娘和春花放籍。

秋月娘知道后,让青山不要操心她跟春花。

秋月嫁去他们家就是他们家的人了,他们一家好好过日子就行,不用管她和春花,她不拖累女儿。

这一年喜事挺多。来年的喜事更多。

青山跟秋月的好日子定在了二爷成亲之后,往京城送御药之前。

来年的事情先不说,只说大太太跟二姑娘准备的催生包袱已经备好,满满的两大车。

冬月中旬,大老爷带着两大车催生礼去了长州,路上走得快的话,腊八之前还能赶回来。

岁节过后,陆家来了个长州过来的小厮,他是快马加鞭跑来报信儿的,二姑娘腊月二十六喜获麟儿。

打发了人招呼那小厮,大太太喜滋滋来了梧桐院。

老太太喜得嘴角合不拢,连声道:“芙丫头真真儿是有福气啊,头生就生了个大胖小子。”

当天,严惜跟海棠每人得赏了个小银葫芦。

大太太要去参加小外孙的满月洗儿礼。过了上元节,带着贺礼就出发了。

大太太不在,管家的事儿就落到了老太太的头上,没办法,家里的大奶奶推脱不接。

好在岁节已过,杂事不多,加之大太太原本就将家里打理得井然有序,她不在的这些时日,家中并没有出什么乱子。

二月中旬,大太太回来了,带了些长州土仪分到了各院。

如此风尘仆仆,倒是看不出贾氏脸上的疲色,她在院里休息了一晚,翌日就满面红光地来梧桐院跟老太太请安来了。

贾氏这次亲见了女儿,女儿被养得精细,小外孙也白白胖胖煞是可爱。

“姑爷体贴,早早地就请了个奶娘回来,孩子晚上也有奶娘照看着,芙儿的月子做得好,人也精神。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