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23章 靖武通宝(第1页)

王长乐打量着眼前这位不速之客。

此人约莫五十余岁年纪,面容清癯,下颌短须修剪整齐,眼神沉静精明,穿着一身半新不旧的青布长衫,浆洗得干干净净,一丝褶皱也无,举止从容有度,行礼标准得像是用尺子量过。

这副模样,与其说是个追逐利润的商人,倒更像是个严谨的账房先生,或者是个不得志的读书人。

“坐吧。”

王长乐指了指对面的蒲团,亲手执壶,斟了一杯东瀛特产的清茶推过去,茶汤清澈,热气氤氲,淡淡青草香气,这是东瀛特产玉露茶。

老者躬身致谢,端正坐下,接过茶杯却不急着喝,开口道:“草民霍居正,见过靖武公。冒昧打扰,还望公爷海涵。”

声音平和,吐字清晰。

“霍居正?”

王长乐念了一遍这个名字,“听口音,是浙江人士?”

“公爷明鉴,草民确是浙江宁波府人。”

“久闻公爷在东瀛开府建衙,锐意革新,广纳商贾,故特来投效,望能在此地谋一席安身立命之所。”

王长乐笑了笑,切入正题:“不必过谦。我手下人说,你有要事,必须亲见我才肯说。现在可以讲了。”

霍居正神色变得严肃起来,他从怀中掏出一本略显陈旧的账册和几张手绘的简陋海图,铺在两人之间的矮几上。

“公爷,草民近半年来,循着商路,大致在您的靖武都督府治下山东沿海、高丽南端以及这东瀛诸岛走了一圈。”霍居正指着地图上的几个点。

“所见所闻,深感商贸往来之中,有一大痼疾,便是这货币流通,极其不便,几近梗阻。”

“其一,币制混乱不堪。山东多用我大秦制钱,高丽有自家‘常平通宝’,东瀛旧币虽被公爷废黜,但民间仍有大量流通,且成色,重量不一。商人交易,往往需携带数种钱币,换算极为繁琐,稍有不慎便亏损巨大。”

“其二,金银稀缺,兑换无标准。大宗贸易,需用金银。然各地金银成色、秤量标准迥异,山东一两银未必等于高丽一两,更遑论东瀛残存的‘小判’、‘丁银’,兑换之时,全凭牙行说合,弊端丛生,纠纷不断。”

“其三,信用缺失,汇兑艰难。跨海贸易,动辄数月,携带巨量铜钱金银,既笨重又不安全。然各地钱庄,票号互不认兑,商队资金周转极为困难,极大限制贸易规模。”

“其四,官方未有统一规制。如今公爷虽废东瀛旧币,但山东、高丽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