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所思美人不可见!屈原破防:我的求索是镜花水月?(第1页)

雨花台的枪声,仿佛还在诸天万界的耳边回响。

那十万英烈的无声呐喊,那“莫愁湖里余微波”所荡开的不灭希望,让所有人都陷入了一种混杂着悲壮与敬畏的复杂情绪之中。

西楚霸王项羽,这位宁死不屈的千古英雄,其道心已然在那场“群体赴死”的史诗面前,寸寸崩裂。

他终于明白,有一种死,比他为个人荣辱的自刎,更重于泰山。

就在这股沉重的氛围,即将凝固所有时空之际。

天幕之上,画面再次流转。

那片埋葬了无数忠骨的雨花台,那荡漾着希望微波的莫愁湖,缓缓淡去。

镜头,被无限地拉高,拉远。

最终,定格在一条波涛滚滚的大江之畔。

天色苍茫,四野无声。

江风猎猎,吹动着岸边枯黄的芦苇,发出一阵阵萧瑟的呜咽。

一个孤独的身影,出现在江边。

他穿着一件洗得发白的朴素长衫,身形清瘦,却站得笔直,如同一杆刺破苍穹的标枪。

他,正是那位以笔为刀,战斗了一生的“民族魂”。

他只是静静地站着,眺望着那无尽东流的江水,仿佛在与这亘古不变的天地,进行着一场无声的对峙。

那孤独的背影,在广阔的天地之间,显得如此渺小,却又蕴含着一种足以与整个世界抗衡的,倔强的力量。

随即,一行充满了求索与失落,却又暗含着无尽力量的诗句,缓缓浮现在天幕之上。

【所思美人不可见,归忆江天发浩歌。】

诗句出现的瞬间,一股浓烈的,属于文人骚客的独特愁绪,瞬间弥漫开来。

汨罗江畔。

一位面容枯槁,形容憔悴的诗人,正披发行吟于江畔。

他便是那位“亦余心之所善兮,虽九死其犹未悔”的爱国诗人,屈原。

当他看到天幕上那句“所思美人不可见”时,那双早已被失望与痛苦填满的眼眸,瞬间亮起了一道奇异的光彩。

美人!

所思美人不可见!

他立刻想到了自己的《离骚》。

“众女嫉余之蛾眉兮,谣诼谓余以善淫。”

“惟草木之零落兮,恐美人之迟暮。”

他诗中的“美人”,是他所渴望辅佐的贤明君主,是他所追求的高洁政治理想。

可如今,君主昏聩,小人当道,他的“美人”,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