未央宫内,汉高祖刘邦失魂落魄地瘫坐在御座上,洒落在衣襟上的酒渍,冰冷刺骨。
他那套“为天下可弃子女”的流氓逻辑,在“回眸时看小於菟”的温情守护面前,被驳斥得体无完肤。
他第一次发现,自己引以为傲的江山,其根基,竟是建立在对“家”的背叛之上。
诸天万界,无数时空,都还沉浸在那场关于“兴风狂啸”与“守护幼崽”的深刻思辨之中。
他们开始重新理解,一个真正的“豪杰”,或许并不需要斩断所有的情感。
就在这时,天幕之上,画面再次流转。
那间充满了人间烟火气的温馨小屋,那头守护着幼崽的“猛虎”,缓缓淡去。
取而代之的,是一片萧瑟无边的秋日湖畔。
八百里洞庭,烟波浩渺。
湖畔的树木,早已落尽了繁华,只剩下光秃秃的枝丫,在瑟瑟的秋风中,顽强地指向高远而空旷的苍穹。
天,是那种秋日里特有的,高远而湛蓝的颜色,干净得没有一丝杂质。
一股雄浑、开阔,却又带着无尽萧瑟与悲凉的气息,瞬间笼罩了整个诸天万界。
所有人都屏住了呼吸。
他们都预感到,这位战斗了一生的“民族魂”,他的生命,或许也如同这秋日的草木,即将走向凋零。
接下来,他会留下怎样的英雄迟暮的感慨?
就在所有人的期待之中,一行充满了矛盾与诡异美感的诗句,缓缓浮现在这片高远的天地之间。
【洞庭木落楚天高,眉黛猩红涴战袍。】
诗句出现的瞬间,整个诸天万界,都陷入了一片巨大的困惑之中。
“洞庭木落楚天高?好!好意境!”
南宋,京口。
大词人辛弃疾,正站在北固亭上,凭栏远眺。
他看到这句诗的开头,那双早已被岁月磨砺得锐利无比的眼中,瞬间迸发出一道惊人的亮光。
他仿佛看到了那秋风萧瑟的边关,看到了那金戈铁马的战场。
他觉得,这必然是一首,与他自己“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意境相通的,千古罕见的豪放诗篇。
他已经准备好了美酒,准备为接下来那“气吞万里如虎”的壮阔场面,浮一大白。
可当他看到后半句“眉黛猩红涴战袍”时,他脸上的那份激赏,瞬间凝固。
他眉头紧紧皱起,反复咀嚼着这几个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