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家纷纷讨论起沈予欢要资助陈丫妮和陈三柱上大学的事:
"沈予欢当真要资助陈丫妮跟陈三柱去上大学啊?谁说的?"
"村长自己说的,还能有假?要不是真的,你说陈丫妮跟陈三柱为什么要去给他二叔二婶干活?"
"天呐,那沈予欢也太好了吧,村长他们以前对她也没有多好啊,村长自己家都过得艰难,物质上根本就帮助不到沈予欢什么,也就是在有人背后讲她坏话的时候帮着说几句话,再关心几句了,就这样沈予欢就要供他的两个儿子女儿上大学?"
"所以说沈予欢这人真不错的,凡是对她释好的,不管是她的二哥二嫂、二叔二婶那一家,还是只是村长一家,她都尽力回报了。"
"那陈丫妮跟陈三柱还真是挺幸运的啊,托了村长的福了,可惜了大柱二柱那两对夫妻,当初要不是他们反对陈丫妮上大学,闹出那样的丑事,还直接分家了,没想到人家沈予欢直接把陈丫妮的学费给承包了过去,就连陈三柱都不需要他们自己供了,他们现在只怕肠子都悔青了吧?”
“哈哈哈哈哈笑死人了,搬起石头砸了自己脚,以后要是丫妮跟三柱当真上大学有出息,他们可指望不上这弟弟妹妹了。"
"那这么说的话,沈予欢他爸妈岂不是更后悔?沈予欢明明是他们的亲生女儿,结果现在有出息了,他们沾不到半点光,就连陈丫妮跟陈三柱想要报恩沈予欢的恩,都没去帮他们干活,反倒去帮了沈予欢的二叔二婶!"
沈予明和林珍珍去京市后,家里的地就没人种了。
沈父沈母住在县城,一家子人吃喝拉撒都要花钱,以前还能回来偷偷拿沈予明和林珍珍种的粮食,现在沈予明和林珍珍去了京市,他们拿不到了。
他们本质还是很“节俭”的,让他们花那么多钱买粮食他们可舍不得,所以即便县城离乡下并不算特别近,他们还是宁愿奔波回来种一些不需要常打理的作物,比如土豆、红薯之类的。
现在到了农忙的时候,他们种的作物自然也可以收获了。
因感恩沈予欢、想要报答她的陈丫妮和陈三柱没有去帮沈予欢的亲爹亲妈沈父沈母,反倒去帮了沈二叔沈二婶,引起了不少人对沈父沈母的嘲笑。
"不知道的还以为沈予欢是她二叔二婶的女儿呢,做父母做到这份上也真是绝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