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2章 陆瑾的独当一面(第1页)

三一门的清晨,晨雾如牛乳般浓稠,缠绕着青灰色的山门与殿宇,将飞檐上的瑞兽雕刻衬得朦胧难辨,唯有檐角悬挂的铜铃,在微风中轻轻摇曳,发出清越悠扬的声响,似在驱散残留的夜色。林间的鸟鸣清脆婉转,带着露水浸润过的松木清香,从枝叶间穿梭而出,落在石阶上——那石阶上的青苔愈发鲜绿,仿佛吸足了山间灵气,连带着山门内外的肃穆,都多了几分井然有序的生机。而这份生机的背后,总少不了一个日渐沉稳的身影,在晨光中忙碌着——那便是陆瑾。

经此一事,陆瑾像是被岁月与世事共同打磨过一般,早已被磨去棱角,化作眉眼间的温润从容。如今的他,身着月白色道袍,行走时衣袂轻扬,举手投足间既有宗门主事者的威严,又不失温和亲和,再不见半分毛躁。三一门自罗恩以“左若童名下弟子”的身份立足,与官方达成深度合作后,加之逆生三重功法的玄妙声名远播,每日都有从四面八方赶来的求医之人:有拄着枣木拐杖、咳嗽时胸口起伏剧烈的老者,每走一步都要喘息片刻;有被家人搀扶着的中年妇人,面色蜡黄如枯纸,眼窝深陷,连站立都需借力;还有被父母紧紧抱在怀里的幼童,小脸烧得通红,呼吸急促如拉风箱,哭声微弱得像小猫。这些人在山门外的石阶下徘徊,眼神里满是焦灼与期盼。

为兼顾宗门秩序与求医人的迫切需求,陆瑾彻夜思索后,将原本松散的“随到随诊”改为每月三次的集中筛选——每月初一、十五、廿五,天未亮便在山前青石广场设案,亲自主持筛选。他案几上的登记簿,用的是厚实的宣纸装订,封面已被摩挲得泛出柔光,内里每一页都写得满满当当,字迹工整清秀,每一笔每一划都透着“公平公正”四个字,连标点符号都标注得一丝不苟。

这日恰逢初一筛选,天刚蒙蒙亮,东方天际才泛起一抹鱼肚白,三一门前的青石广场上便已排起了长长的队伍。队伍从广场中央的木台一直延伸到山门外的石桥边,一眼望不到头。队列中,那名白发如雪的老者,正用粗糙的手掌捂着胸口,每咳嗽一声,肩膀便剧烈颤抖,眉头拧成一个“川”字;不远处,一对年轻夫妇抱着襁褓中的孩童,妇人不时用手背轻触孩子的额头,眼眶泛红,男子则紧握着拳头,目光死死盯着前方的木台,满是急切;还有一位身着粗布短打的汉子,搀扶着腿上绑着夹板的老母亲,不时弯腰替母亲拂去衣角的尘土,神情恭敬又焦虑。

广场中央,一座简易木台早已搭建妥当,台面上铺着素色麻布,麻布边缘绣着淡淡的祥云纹,虽不张扬,却透着几分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