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5章 关中见闻(第1页)

常遇春回到自己的房间,陈六就敲门进来。

“打扰了,这是王上让我给你的王府令牌,有牌子可以去学校,科学院等地方,还有100银元,作为你的花销,希望我们可以成为同僚。”说罢转身离去。

看到陈六离开,这才把信件拿出来,泥封完好,没人看。

教主亲写的,看得出来写的很纠结,纸上有一些墨点。主要意思就是让常遇春暂且待在关中,如果关中王为难,处处忍让一些,等他养好伤就过来带走他。

烧掉信纸常遇春看着桌上的两样东西,心中苦笑,关中王的心胸比教主想象的大!至于比武输了,常遇春没有在意。自己同意的,怨不得旁人。

吃过饭,常遇春走出王府。去看看关中的百姓,到底有什么不一样。

城中百姓大多都有别的地方没有的精气神。那是对未来生活的希望,眼中没有朝不保夕的担忧。

作为指挥分坛的中层管理者,他知道考察一地就得先看粮食价格。怪不得,粮食店的价格很低。一枚银元就有二百斤麦子,百姓当然没有后顾之忧。

还看到了很多其他地方没见过东西,压水井,很方便。这里的识字率很高,主要集中在工作的年轻人,还有士兵。

常遇春也是读过书的,否则也不会混到明教中层,当然明白这么多人识字意味着什么。

世家贵族的垄断消失了,知识变得容易获取。想到陈六所说的学校,科学院。

找路人问清楚了学校的地方,原来学校有很多,单单京兆府就有三十六所。而且孩童强制上学,不让上学还会加税。

学校大门很大,分左右两边,上面写着小学,初中。

“哎,狗日你弄撒滴!”门房看常遇春在门口鬼鬼祟祟,大声喝止。

常遇春把令牌交上去,这才了事,“兄台,问一下这小学和初中有什么不一样?”

“小学就是十二岁以下,初中就是十二岁到十五岁,学得好就能去科学院深造,学得不好就可以去厂里工作,或者去自谋生路。”门房给解释一下。

常遇春点点头,就说街上怎么看不见孩子,原来都在这里上学,这岂不是说关中年轻一代都在上学太恐怖了。

再过十年,关中王无人可挡。

教室里学生正在上课,价值千金的透明镜子竟然当做窗户用,光线明亮,这得耗费多少钱财,这也太重视教育了。

常遇春听到里面在教授孟母三迁,男孩女孩都有,关中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