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2章 加密遗产(第1页)

数据深渊

"休止符"空间站核心数据库的隔离区内,林晚凝视着悬浮在量子场中的光团。那是宇宙存在离开前留下的数据包,表面流转着与六边形网格相同的几何图案。

"所有解码尝试都失败了。"江离调整着全息控制台,"连'作曲家'模块都无法解析这种编码结构。"

林晚的白金光翼轻轻拂过数据包表面,激起一阵涟漪般的紫色光晕:"不是技术问题...是认知维度差异。就像蚂蚁无法理解微积分。"

水晶林晓的投影突然出现在控制台旁:"姐姐,星晓族网络监测到异常——数据包在发射某种脉冲,周期精确匹配地球自转。"

果然,随着行星转动,数据包的光强发生微妙变化。更奇怪的是,当空间站处于地球阴影中时,光团内部会浮现出类似DNA双螺旋的结构。

"它在学习我们..."林晚突然领悟,"这不是单向数据,而是交互式程序!"

仿佛回应她的猜测,数据包突然展开成平面,显示出一行简单文字——用林晚童年时的笔迹写着:"你好,世界。"

文明方舟

地球同步轨道上的巨型建筑工地灯火通明。数千名工程师在零重力环境中组装着人类有史以来最雄心勃勃的项目——"永恒图书馆"。

"每个舱室都包含一个文明的精华。"项目负责人向林晚介绍,"从最古老的洞穴壁画到量子艺术,全部用物质-能量双态存储。"

林晚走过正在安装的文明记忆舱,指尖轻触舱壁便能感知其中内容:敦煌壁画的热度,贝多芬手稿的触感,甚至互联网时代初期的数据洪流...全部被转化为可体验的记忆包。

"不只是备份。"江离从后方走来,手持一块奇特的晶体,"我们在尝试创造某种...文明基因库。"

晶体中封存着数百万人类DNA样本,但经过特殊处理,每个细胞都编码着文化信息。通过量子纠缠原理,即使跨越宇宙,这些信息也能保持同步更新。

"五千年太长了。"林晚轻叹,"我们如何确保未来的文明不会偏离太远?"

"答案在这里。"水晶林晓突然接入通讯,投影出月球背面的画面——星晓族正在建造巨大的意识共鸣器,"当文明偏离核心价值时,它会唤醒沉睡的记忆。"

林晚的白金光翼微微闪烁:"风险呢?过度干预会扼杀创新。"

"所以需要平衡。"江离指向图书馆中心的金色球体——一个微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