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6章 爵士乐下的密谈(第1页)

外滩的华灯初上,将黄浦江面染成一条流淌的碎金河。与闸北的破败沉寂截然相反,法租界的“帕西菲克”爵士俱乐部里,正氤氲着一种末世狂欢般的奢靡气息。空气里混合着雪茄的辛辣、香水的甜腻、酒精的醇烈以及萨克斯风慵懒而挑逗的旋律。西装革履的绅士与身着丝绸旗袍的淑女们,在昏黄的灯光下低语浅笑,试图用杯中的马提尼和脚下的舞步,隔绝窗外那个烽火连天的世界。

对俱乐部里大多数中外宾客而言,这是一个寻常的社交之夜,是维持体面、交换情报、或是单纯麻醉自己的象牙塔。对隐藏其间的各方间谍而言,这里是绝佳的情报交易所和观察站,每一句闲聊都可能暗藏玄机,每一次握手都可能传递密信。对俱乐部的日本经理而言,他既要维持表面的“国际友好”,又要暗中配合特高课监视可疑人物。而对刚刚步入这里的肖衍,这是他不得不踏入的、由苏黛精心布置的舞台,他必须扮演好汇丰银行家肯特·肖的角色,同时警惕着每一个微笑背后的陷阱。

肖衍此行,是应一位英国买办的邀请,参加一个小型的金融沙龙晚宴。他穿着剪裁合体的深色西装,举止优雅,与几位洋行经理谈论着外汇市场的波动,眼神却在不经意地扫视全场。然后,他看见了她们——苏黛正与一位年轻的英国小姐坐在不远处的卡座里,言谈甚欢。那位小姐金发碧眼,穿着时新的迪奥连衣裙,笑容明亮而略带羞涩,正是麦克尤恩爵士的侄女,伊丽莎白·麦克尤恩。

伊丽莎白约莫二十出头,刚从牛津毕业,来到上海探望伯父。她身上带着未经世事的英国上流社会女孩特有的天真与热情,对东方充满浪漫的想象,对社交场上的危险一无所知。她容貌秀丽,气质清新,与周围略带疲惫感的贵妇人们形成鲜明对比。她的动机单纯:体验异国生活,或许还能邂逅一段浪漫爱情。她是这个黑暗棋局里最无辜的棋子,却被苏黛巧妙地握在手中。

乐队奏起一支节奏明快的摇摆乐。苏黛巧妙地将对话引向肖衍,并向他招手。肖衍无法推辞,只得上前。苏黛笑容嫣然:“肯特,真巧!快来认识一下,这位是伊丽莎白·麦克尤恩小姐,刚从英国来。伊丽莎白,这位是汇丰银行的肖衍先生,可是上海金融界的翘楚。”寒暄间,肖衍的耳朵却捕捉到乐队钢琴师一段略显突兀的即兴华彩,那节奏型与他记忆中某个紧急联络的听觉信号极为相似。是巧合,还是警告?他无法确定,但警惕性瞬间升至顶点。

苏黛的安排逻辑清晰:利用伊丽莎白的身份和对其伯父的天然影响力→制造与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