码头上人声鼎沸,罢工工人的怒潮与巡捕的呵斥交织成一片令人窒息的网。黛·拉图尔裹在破旧的粗布衣衫里,脸上刻意抹了煤灰,如同一滴水融入了这愤怒的海洋。她并非盲目地跟随人群涌动,而是凭借训练有素的观察力,在混乱的涡流中寻找着那不易察觉的“暗礁”与“航道”。很快,她注意到,几拨看似激进的工人,在接近码头仓库关键区域时,会被一些身着黑色香云纱短褂、眼神精悍的汉子用不易察觉的手势或身体语言悄然拦下、引导向其他方向。这些黑衣汉子的人数不多,但分布的位置颇具章法,仿佛一张无形的网,在维持着混乱之下的某种底线秩序。他们的姿态、眼神以及工人对其隐约的忌惮,让黛立刻意识到——这是青帮的人。罢工浪潮冲击着伯恩的产业,却也触及了掌控码头实际运作的青帮的利益。这复杂的三角关系,瞬间为她提供了一个借力打力、火中取栗的绝佳机会。
当时的上海码头,青帮势力盘根错节。他们控制着苦力帮派、划分地盘、抽取“保护费”,甚至很多工头本身就是青帮的小头目。伯恩这样的洋商,若要码头运转顺畅,明面上依仗租界巡捕,暗地里却不得不与青帮达成某种默契或交易。罢工一旦持续,货物积压,损失的不只是伯恩,也包括青帮从码头流转中抽取的利益。因此,青帮出面维持“秩序”,防止事态彻底失控或财产遭受大规模破坏,完全符合其自身利益。这些黑衣帮众,便是这种平衡意志的执行者。他们游走在法律边缘,手段狠辣,但又讲究“规矩”和“面子”,构成了上海滩地下王国的独特法则。
黛的目光锁定了一个约莫五十岁上下、坐在码头入口处一间茶棚下的男人。他穿着藏青色长衫,外罩一件黑色马甲,手指间缓慢地捻动着一对油光锃亮的核桃,神色看似平静,但偶尔抬眼扫视混乱现场时,目光却锐利如鹰。周围的黑衣汉子不时上前低声禀报,他或微微点头,或简短吩咐一两句,那些人便立刻领命而去。工人中几个领头模样的人,在与巡捕争执不下时,也会下意识地将目光投向茶棚,似乎带着某种请示或忌惮。黛判断,此人即便不是掌控此片码头的“爷叔”辈人物,也至少是位有权柄的“大哥”。她暗中称其为“核桃魏”。
直接上前搭话无异于自杀。黛需要创造一个自然且符合“规矩”的接触契机。她注意到茶棚的规矩:若有相熟或稍有地位的人来见“核桃魏”,堂倌会奉上一杯盖碗茶,若魏爷愿谈,便会以特定手法揭开杯盖;若不愿,则不动茶杯。黛心生一计。她绕到茶棚后,趁无人注意,用极快的手法,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