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50章 第三卷序:新的航向,更大的漩涡(第1页)

一九四一年的香港,是战火肆虐的远东版图中一枚奇特而脆弱的镶嵌画。维多利亚港依旧吞吐着万国旗幡的远洋巨轮,皇后大道中西装革履的银行家与身着香云纱的本地商贾摩肩接踵,湾仔的市井巷陌飘荡着艇仔粥与咖啡混合的、略显突兀的香气。这座不设防的“自由港”,如同一个精心吹胀的肥皂泡,在欧亚大陆席卷的烽烟中,折射着畸形的繁华与令人不安的平静。然而,稍有见识者都嗅得到那潜藏在咸湿海风深处的硝烟味——日本帝国南进的狼子野心已昭然若揭,这颗“东方之珠”不过是其贪婪版图上迟早要攫取的下一颗棋籽。这里,是情报的天然温床,是各方势力明暗交织、犬牙交错的巨大漩涡。

一艘从上海辗转而来的客轮,在午后的细雨中缓缓靠拢尖沙咀码头。船上涌下的人流,大多面带仓皇与疲惫,那是战争阴霾下逃离沦陷区的标准表情。在这人群中,“林默”——那位曾经的黛,显得并不起眼。她穿着半旧的阴丹士林蓝布旗袍,外面罩着一件抵御海风的薄呢外套,手提一只磨损痕迹明显的藤箱,整个人如同被雨水打湿的纸张,带着一种单薄而易碎的气质。她的面容比离开上海时更加苍白,眼底沉淀着挥之不去的阴影,那是无数个被噩梦与愧疚啃噬的夜晚留下的烙印。唯有偶尔抬眼打量周遭环境时,那目光深处一闪而过的、鹰隼般的锐利,才隐约透露出这具看似文弱躯壳下隐藏的坚韧与警惕。

“林默”这个身份,经由陈师傅手下能工巧匠的精心打磨,几乎无懈可击:一位在战火中失去所有亲人、投奔香港远房表亲(一个早已安排好的、背景清白的掩护家庭)的中学国文教员。她的履历、学历证明、甚至几封往来“家书”都一应俱全,足以应对殖民当局例行公事的盘查。踏上香港的土地,感受到脚下不同于上海滩涂的坚硬石阶,她深吸了一口潮湿而略带咸腥的空气。这空气里没有上海那般浓重的血腥与火药味,却弥漫着另一种无形的压力——一种被各方视线觊觎、危机四伏的预感。

接头地点设在九龙塘一所僻静的别墅,拥有者是一位早已不过问世事、只醉心于侍弄兰花的南洋富商遗孀,她是陈师傅早年布下的一枚闲棋,此刻成了“云雀”网络在香港重启的关键支点。

别墅的书房里,光线被厚重的天鹅绒窗帘过滤得异常昏暗。空气中弥漫着旧书、雪茄和兰花香氛混合的奇异味道。接待“林默”的,并非陈师傅本人(他必须坐镇上海,处理“蓝鸟”事件后的残局并应对敌人可能的后继清洗),而是他在香港的最高负责人,代号“账房”。这是一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