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5章 虚惊一场:自导自演的闹剧(第1页)

特高课课长中村大佐的办公室,弥漫着一种不同于苏黛保密室的威压感。这里空间更为宽敞,装饰着日式屏风与军刀架,空气中混合着高级烟草、旧皮革和不容置疑的权力气息。苏黛挺直脊背,站在宽大的红木办公桌前,正以清晰冷静的语调汇报关于肖衍遇袭事件的初步调查结果。她的对面,中村大佐指间夹着半截雪茄,面色沉静如水,唯有偶尔掠过文件的目光锐利如鹰。

对苏黛而言,此次事件是验证其之前对肖衍怀疑的绝佳机会,也是展示其分析能力、争取更多调查资源的舞台,她必须证明其价值。对中村大佐而言,他需要判断此事是外敌挑衅、内部倾轧还是无意义的意外,这关乎租界稳定及其个人政绩。对暗中执行此事的76号特务头子吴世宝而言,这是一次向日本主子表功、显示其存在价值的愚蠢献媚,企图用“保护”肯特·肖的名义来凸显自己对上海控制力。而对真正的目标肖衍而言,这场闹剧反而为他提供了一个完美的“受害者”身份,巧妙地掩盖了他瞬间流露出的专业反应。

苏黛的汇报直指核心。她并未急于下结论,而是首先呈上了巡捕房的现场记录和弹头鉴定报告——一枚常见的7.62mm口径手枪弹头,来源极其普通,广泛配发于各方武装,几乎无法追踪。然而,她重点强调了几个疑点:袭击地点选择在了一个虽有僻静路段、但两端出口均有巡捕固定岗哨的区域,绝非职业杀手的选择;弹道分析显示,射击角度刻意偏高,精准地避免了任何伤亡可能,更像是技术演示;最重要的是,事发前后,该区域周边监控点并未捕捉到任何可疑人员的快速撤离迹象。

中村大佐静默地听着,身体微微后仰,陷入宽大的皮质座椅中。他指间的雪茄烟雾袅袅上升,在他深不见底的眼眸前形成一道模糊的屏障。他没有打断苏黛,甚至没有多余的表情,但苏黛能感受到那沉默背后的巨大压力和在高速运转的权衡计算。他考虑的远不止真相:76号的擅自行动打乱了他的节奏,若追究过深,可能影响与汪伪集团的“合作”氛围;但若放任不管,这群蠢货可能会弄假成真,惹出更大的麻烦。他的每一个细微表情——从轻叩桌面的手指到微微眯起的双眼——都在传递着超越语言的复杂指令。

苏黛在分析中采用了独特的“行为逻辑漏洞”推演。她在白板上画出了三条平行线,分别代表“职业杀手”、“意外流弹”和“警告表演”三种假设的行为模式。她逐一列举每种模式下的必然行为特征:职业杀手必有接应、撤离路线和武器处理方式;意外流弹必有来源方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