亭子间的空气中弥漫着尘埃和一种近乎凝滞的紧张感。黛·拉图尔摊开一张凭记忆勾勒的简图,上面标注着马克斯·伯恩名下那家“伯恩化学试剂公司”的大致位置和周边街巷。军统内斗的信息如同一把双刃剑,悬在她头顶,却也给了她一个打破僵局的思路。被动等待只会让她更深入陷阱,她必须主动出击,在伯恩和他的监视者们都预料不到的地方制造混乱,从而试探虚实,甚至撬开一条缝隙。一个大胆而危险的计划在她脑中逐渐成形:她要在这家看似无关紧要的化学公司,制造一场看似意外、实则精准的“事故”。目的并非造成巨大破坏,而是投石问路——观察伯恩的反应速度、调动的人手,以及最重要的是,是否会惊动那条与他对立的“军统之鱼”,让其有所行动。
伯恩化学试剂公司位于闸北边缘一片工厂与仓库混杂的区域。白天,这里充斥着机器的轰鸣和刺鼻的化学气味;入夜后,则陷入一种被稀疏路灯切割的、近乎荒凉的沉寂,只有零星的护厂队脚步声和野狗的吠叫打破宁静。公司的主体是一栋两层高的砖混结构厂房,附带几个大小不一的仓库和露天的原料堆放区。根据黛连日来的外围观察,这里的安保措施外紧内松——围墙上有铁丝网,大门有守卫,但夜间的巡逻路线和时间却相对固定,存在可以利用的盲点。尤其是一个靠近厂区后巷的小仓库,据说是存放相对不稳定溶剂的所在,通风条件不佳,管理也似乎较为混乱。
接下来的两天,黛如同一个为精密仪器校准的工程师,细致地准备着。她利用领事馆的身份,以“研究需要”为名,从一家合作的科研机构获取了少量极其敏感的化学样品——并非爆炸物,而是几种在特定条件下混合会产生剧烈反应、释放大量浓烟和刺激性气体,但可控性相对较强的化合物。她将这些样品分装在最普通的玻璃瓶里,伪装成护肤品。同时,她搞到了一套不合身的工装和一顶旧帽子,以及一双鞋底纹路被刻意磨损改造的布鞋,用于改变步态和留下误导性的脚印。每一个细节都经过反复推敲,确保行动如手术刀般精准,且一旦失败,追查起来将困难重重。
行动之夜,月黑风高。黛如同幽灵般潜入厂区后巷的阴影中。她选择的突破口是那个小仓库一个锈蚀的通风口,铁丝网早已松动。她利用工具悄无声息地撬开缺口,灵巧地钻入。仓库内堆满了木箱和铁桶,空气中弥漫着醇类、酮类等有机溶剂的混合气味,令人头晕目眩。她凭借记忆和微弱的光线,找到了存放目标溶剂的区域。她的“装置”极其精巧:她将一种缓释型氧化剂晶体小心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