晨雾压着虎牢关的城檐.
像一层薄而冰冷的皮,贴在甲片与人心上。
敌楼里,黄沙铺得平平,沙上三道细线像三根勒紧诸侯喉咙的丝。
吕布负戟而立,袖风不起。陈宫在侧,青袍袖口束得极紧,像把袖中未出鞘的刀都拴住。
“昨夜‘秤、尺、斗’已落。”张辽回禀,“袁术抓秤羞恼,曹孟德收尺自重,刘玄德守斗不争。今晨诸营议‘前锋’,声浪起伏不一。”
吕布点头,目光落在沙盘外的一盏‘义灯’上。灯焰伏得极低,却稳如一颗心。“不战。”他淡声,“用纸杀人。”
陈宫微笑:“纸轻,心重。今日一计,名‘假信’。”
张辽挑眉:“何信?”
“信非一封。”陈宫把一叠薄纸摊开,纸上字行清楚却各具笔意,“一封写‘冀州官府檄’,一封写‘袁本初军令’,一封写‘粮台借印照会’,一封写‘韩馥急札’。四封的落款、押角、用语皆不同,互相矛盾——不是为了骗谁全信,而是让他们谁也不敢不信。”
高顺沉声:“往何处送?”
“送给粮。”陈宫答,“不是送给将。送在路上,送在车辕,送在账册夹缝里。‘假’字的要点,不在真假,在迟疑。只要人迟疑,一条粮道就断了半口气。”
吕布轻轻一弹戟柄,沙面溅起一粒粉白,“加一味:‘盟主无能’。——把所有信都绕开‘谁主之名’,却在每一封里都留一句‘待盟主签押再支’。‘待’字一落,千车停。”
陈宫低声一笑:“遵令。”
【断史回声:策略装载:‘四信互咬’—冀州、袁营、粮台、韩馥;关键用词:‘待盟主签押’。预估:粮流延滞指数+34,袁术怒值+6,袁绍威信-5,曹操观望稳定,刘备‘义棚’压力上升。建议:同步执行‘空仓惊’一次,仍不伤人。】
——
辰时,冀州大道,车轮压过春泥,压出一道道湿光。
一队押粮车正缓缓向联军大营行来。车上套着黄牛,牛鼻喷白气。押粮小校翻着账册,口里念叨:“十车米,三车盐,两车干薪……快了,快了——”
“官府急札!”一名挑担老从道旁挤过,花白胡子,双手举上一封纸,纸印钤着熟悉的“冀”字小印,泥点斑驳,像是一路风尘所致。小校接过,展开——
“冀州官府告:近日粮数盘点失据,恐有奸细错移,凡出仓粮车,暂驻城外候‘盟主’签押方可前行。违者,以扰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