拂晓的光像一条极细的银线,从长安城瓦脊与云缝之间慢慢抽出。
城中钟鼓楼先敲了三下短,再一下一长,声浪传过宣德坊、太学、北市与朱雀门,像在为一支庞大的心脏调匀呼吸。昨夜的新榜仍在微风里颤动——“三守四不”“军政并行程牒”“清君侧名录(第二日)”“军功告示”四纸并列,墨痕未干,阳气逼人。
榜下行人稀少但脚步不乱,卖饼婆子挑着空篮,特地绕到榜前看一眼,嘴里叨叨:“字在阳,心就不慌。”她说完,又转向东市口,给屋脊上还未下哨的“鹞子”们丢去热饼两枚,蒸汽在寒风里冒出一线白。
社稷坛侧,帘后幼帝早起,手里握着一柄短短的玉如意,神色稚而肃。王允已整冠束带,立在御案旁,杨公佩剑立后,陈宫执简在侧。殿角有风,吹得帘影轻动,像小鱼在水面下游一游又没。
“时至。”王允微俯,低声道。
幼帝抬头,望了一眼帘外初亮的天,唇轻轻紧了一下。他把昨夜复书的四字“守而必行”按在案上,小小的手掌摁得很稳:“宣——将军入。”
殿门外,吕布一袭玄貂短裘,素带束发,步入丹陛。他不佩华饰,腰畔只一枚角哨,戟未入殿。行至御阶前三步,止,抱拳而揖。幼帝隔帘而语,声音像清晨最薄的风,“将军,三月之约,今日启。”
“启。”吕布答得极清。他本来不善言,今日却加了一句,“约在心,行在路,剑在匣,榜在阳。”
王允目光微动,把一方小小的副印呈上:“‘受命之印’副本,持以过县、驿、关;旁附‘剑令副本’与‘军政并行’二纸,沿途张示。”陈宫递上一卷丝缎:“‘三守四不’榜样,大小两式,便于阡陌村塍张挂。”
吕布接过,郑重纳入怀中。帘后幼帝轻轻点头,似要把什么重物绑在他的背上,又像在轻轻地扶住这重物的带。他忽然抬起小手,隔帘作拱,童声却认真:“将军,朕守‘约’,卿守‘行’,三月后见。”
“谨记。”吕布再揖。
出殿,晨光更亮了一寸。未央阙外,貂蝉立在回廊尽头,狐裘披肩,眉心一点细光在晨色里若有若无。
她并不近前,只把袖里那条极细的红绢轻抛过去,红绢绕了半圈,准准系在吕布腕内侧,铃线贴皮,微不可闻。她的唇微动,像说话,又像送气:“一声城安,两声你安,三声我安。”吕布握了握腕,隔着人流与柱影,遥遥一礼。两人的目光在半空里接住,像是把看不见的一线系得更牢。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