黎明未破,东风先到。
合肥北门女墙上的灰黑,被风一丝一丝刮薄,像有人在石上用刀背反复推刮。夜里抹上的泥浆已半干,沙砾嵌在砖缝里,摸上去硌手。井绳又被拽得发涨,水车吱呀,像一头在冬末喘气的老牛。城下水寨灯影点点,江东军的旗影在风里晃,像无数把刀背面朝你擦来——不亮,却冷得要命。
张辽立在北门阴影里,甲内衬湿气未退,背脊却像一块被火烤透又被风一激的铁,硬得发亮。他抬手,把那条粗布帛带系得更紧一点。狼头歪斜,针脚笨拙——拙就拙,扎得牢。副将低声禀:“都督营移近逍遥津,吕蒙列中军,鼓撤为旗,改三路小击,疑欲‘第三息’破骨。”
“第三息?”张辽挑了下眉梢,“他前两息吃了我的刀,第三息还想吹到我骨里?”他说着,眼睛却往城里扫了一圈,“人呢?”
八百人,已在北门甬道两侧列开。每人臂上缠一圈白布,宽不过三指,白在灰里,比刀锋还刺眼。不是丧,不是投降,是记号——让他们在乱军里一眼认出彼此,知道谁和谁要一起死、一起活。张辽握住将旗杆,旗面卷起,未展。他把旗杆尖轻轻一顿,声音不大,却让甬道里的空气一齐抖了一下。
“听我说,”他不喊,近乎平静,“今天不是去劫营,不是去砍他们的锅碗瓢盆。今天只取两件:一是中军牙旗——拿下了,江东人心里会短一口气;二是中军大鼓的‘声’——他们昨夜改旗,小鼓乱拍,终归要靠一口‘正拍’定人心。我们把那口‘正’斫断。”
他停一停,目光从一双双眼睛上掠过。“记四条:第一,见旗只斫杆,不抢面;第二,见鼓只砸梁,不破皮——破皮乱,砸梁沉;第三,见绳就拨,不可硬扯;第四,活着回来。死在外头的,尸身倒向城里,别让江东人从你背上踏进合肥。”
一个年轻兵忍不住咬了下牙,臂上白布被他攥出一道褶。张辽看见,忽然笑了一下,那笑薄得像甲片上的霜,“你们怕?怕是好事。不怕都是骗人的。把怕装进刀里,砍出去,别装在心里。”
他一摆旗,铁闩起,木楗退,“呀——”的一声,北门开了一线。东风从门缝里一下子灌进来,像一条看不见的蛇吐着冷信。张辽第一个跨出门,马鼻白雾直喷。八百骑不发一声,鱼贯而出,蹄声在甬道里由远及近,最后汇成一股密不透风的低沉。
城下晨雾被东风切碎,芦苇荡里挂着夜里未散尽的潮气。江东前锋营栅已密,盾墙如鱼鳞,弩床夹在其间,戟尖排成一片灰白的森林。中军正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