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宁保持着微笑,看着这个男主弟弟,声音堪称温和:“哦?竟有此事?朕竟全然不知。
七弟的消息倒是比朕还要灵通些。”
朱和景心中一凛,连忙起身:
“臣弟有一亲卫,家在郸州,他挂念家中,时常书信来往,得知此事,报与臣弟知晓。
臣弟听闻后不敢怠慢,连夜入宫禀报皇兄。”
沈宁点点头,再次摆手让他坐下:“哦~是这样。既然如此,七弟以为,此次派谁同去比较好?”
朱和景垂在身侧的手臂肌肉紧绷,声音却一直沉稳:“臣弟心中一时并无合适人选,皇兄英明,想必心中早有成算。”
他这是不敢轻易举荐人选,怕皇帝觉得他趁机安插人手另有所图。
沈宁想了想,骨节分明的手指轻敲在桌案上:“七弟觉得,庆国公如何?”
朱和景眉头微松:“皇兄英明,庆国公昔年守卫边疆,身负战功无数,区区匪患,自然不在话下。”
沈宁轻轻的笑了。
原文中陆文敏死在郸州后,朱和明派去剿匪的正是戎马半生的庆国公。
那时郑贵妃踩断了宫羽阳的手指,宫羽阳并没有积极医治,不惜废了手指也不想再给朱和明弹琴。
朱和明只顾着与他较劲,并没有针对郑贵妃的明面惩罚。
朱和明最开始是把她忘了,自然不会主动去见她。
她耐不住主动求见,朱和明才想起就是这位踩断了宫羽阳的手,顿感厌恶,不仅不见,还罚她在外面跪了两个时辰。
郑贵妃受了罚,心中惶恐,传信求助父亲,庆国公为了给女儿争脸,才会主动请缨去剿匪。
原本大家都以为一个沙场老将去剿个匪是手拿把掐,却忽略了庆国公已经十几年未上战场了。
当年的边境战场上,庆国公并不是主将,只是当时最后的几场大战过于惨烈,主将大多战死了,活着回京的将领只有寥寥几位,其中就有庆国公。
他回京之后顺利承袭了国公之位,又得了嘉奖,这些年受到的吹捧太多,听着满耳的恭维之言已经渐渐飘了。
他年纪渐大,又有个女儿入宫做了贵妃,养尊处优十几年,沙场征战已经成了被滤镜蒙住的久远记忆。
别人觉得他剿个匪是杀鸡用了牛刀,他自己只会比其他人更自信,因而从一开始就没把那小小匪患放在眼里。
他出京是想争功,心态自然急切,而流民被逼到了绝境,左右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