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沌道印的“物流中心”功能让罗峰他们爽翻了天,可对于洪荒和诸天万界绝大多数普通生灵而言,那道印太远,混沌太危险,他们更关心眼前的一亩三分地。但秦霄超脱前那“约法三章”带来的实实在在的好处,却是每个生灵都能切身体会到的。
天,补好了,虽然没了不周山撑着,但有女娲圣人炼石和新生法则稳固,暂时塌不下来。
地,平复了,虽然满目疮痍,但灵气反而比劫前更浓郁,孕育着新的生机。
最关键的是,头顶上那几位圣人老爷,似乎真的……“讲道理”了不少!至少,明目张胆以大欺小、肆意干涉众生的事情,几乎绝迹了。
这种“安全感”和“发展空间”,是自开天辟地以来,洪荒底层生灵从未享受过的奢侈品。
于是,一种发自内心的、朴素的感激之情,开始在众生心底萌芽、滋长。
这感激,总得有个寄托的对象吧?天道?太虚。诸圣?各有各的槽点。盘古?那是上古传说。
想来想去,只有那位掀翻了旧桌子、立下了新规矩、然后拍拍屁股跑路的——混沌道主,秦霄!
最先动起来的,是劫后余生、数量最为庞大的人族。
某个刚刚稳定下来的人族部落,一位曾亲眼目睹不周山崩塌、又感受过不周原道韵洗礼的老祭司,颤巍巍地带领族人,用最粗糙的石头,垒起了一个小小的石台,上面放了一块打磨光滑、刻着“混沌道主”四个歪歪扭扭大字的石板。
“拜!”老祭司带头跪下,虔诚叩首,“谢道主赐我族新生,予我等安宁!”
身后,黑压压的族人齐刷刷跪倒,没有任何华丽的辞藻,只有最纯粹的感恩之心。
他们不懂什么高深的道理,只知道,自从那位道主超脱之后,肆虐的妖族收敛了,苛刻的仙神规矩松动了,部落里饿死的人少了,娃娃们能平安长大了。这就够了!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有了第一个,就有第二个、第三个……很快,几乎遍布洪荒九州、乃至迁徙到偏远星辰的人族聚集点,都陆续立起了这种简陋的“道主祀坛”。有的用石头,有的用木头,有的甚至就是一堆黄土。祭祀的贡品也五花八门,可能是一碗新收的粟米,可能是一壶自酿的果酒,也可能只是几朵野花。
没有统一的标准,没有严苛的仪式,全凭一份心意。
紧接着,受到地道恩泽、同样得以休养生息的巫族残余部落,也开始效仿。他们祭祀的方式更粗犷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