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四十一章 再见徐忠厚(第1页)

陈观和李福来是骑摩托车去找村支书徐忠厚的。

徐忠厚的家是五龙山区富裕起来的农民的象征。

新修的五间一砖到顶起脊大瓦房坐东朝西,北厢房是四间平房,南厢房是厨房和餐厅,整个院子从院墙到房屋全是红机砖、红机瓦,红彤彤的,显示出这家人日子的红火滋润。

徐忠厚老两口住的是上房中间三间,南北两头的两间房单独开门,应该是徐忠厚两个姑娘回娘家时的住室,四间平房不用说是徐忠厚儿子的住处,很可能也是他和白爱月结婚的喜房。

陈观跟着李福来进院后,站在院子里略一打量,心里就生出了几分感慨,觉得人比人得死、货比货得扔,看看徐忠厚家的院子,就知道自己家的老房子真的是该扒掉重建了,土坯墙裂着缝,有点破败不堪的架势。

徐忠厚老伴儿是看着陈观从小长大的,熟悉的很。一见陈观和李福来两个进屋,高兴的不得了,一边大声喊老伴儿,一边问长问短,直接往上房里让。

陈观走进徐忠厚老两口住的上房一看,楼顶是用一色的金丝楸木木板合缝而成,是明水农村有名的合缝楼,便于楼上放粮食等。地面用水泥硬化,墙壁粉刷的雪白,当间正面墙上张贴着时下非常流行的总设计师的画像,画像上写着“发展是硬道理”几个字。画像下方靠墙放着一张红漆大方桌,上面摆着一套白瓷茶具。桌子两边是两把木制圈椅,两边隔墙跟各放着两把木椅子,椅子中间是小高脚方型木茶几。

徐忠厚在这房子上下功夫了!

陈观正在打量的时候,徐忠厚一掀门帘,从卧室里出来了,看见陈观和李福来,咧嘴一笑,说了声“来了”,算是打了招呼,就走到方桌跟前的一张木圈椅上坐下,招呼陈观和李福来坐,让老伴儿倒水。

这段时间陈观醉心修炼内功,两耳不闻窗外事,岂不知五龙山区都已经开锅了,山民们一传十十传百,都知道了陈观收拾白爱国兄弟和派出所副所长老朱的事儿,连带着徐忠厚的威信也受了影响。因此,看见陈观和李福来两个,徐忠厚内心咯噔一声,生怕这两个桀骜不驯的年轻人无事不登三宝殿、再来给他惹祸事,神态间也就不是特别亲切。

待二人坐下后,徐忠厚也不啰嗦,开门见山,问两个人有什么事儿。

陈观把建设五龙峪教育基地可行性报告的底稿给徐忠厚看了一遍,又把他们的设想说了一遍。

不等徐忠厚开口,徐忠厚老伴就在一边唠叨开了:“观子,你是不是读书读傻了?你妈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