章八〇 华夏王(第1页)

众臣与李晗议定庙号为仁宗,谥大明圣睿皇帝。

这样的说法,叫墨鸾每每忆起李晗那压抑至极的癫狂时,都冷笑得要流出泪来。

圣睿皇帝崩逝不久,太皇太后便也薨没了,就在阿恕周岁将至的时候。

消息传来时,墨鸾正看着宫人给阿恕试量周岁礼时的新衣,忽然便痛得眼前一黑,跌撞在屏风上。

“太后!”

“太后殿下恕罪!”

宫人们以为折衣的银针刺伤了她,吓得面如土色,慌忙见,俯身请罪的有之,拥上前来查看的有之。

她撑着屏风,眼前仿佛有黑雾弥涨弥消,渐缓过来,看着这些连连将她呼作“太后”的宫人,忽然想笑,两颊酸麻,眼眶湿热。

阿婆终于也走了。而她如今,竟也成了太后……

侍官们询问何时将太皇太后遗体迎还发丧。

她怔了半晌,缓缓呼出一口气,阖目叹息:“我要亲自去迎。”

她领着新承帝位的小皇帝前往德恩寺。这幽秘的皇家寺院此刻竟仿佛一个密不透风的黑洞,万籁俱寂,她的阿婆盘膝端坐在禅房蒲团上,手中的象牙念珠仍保持着原本的模样。

寺中女尼说道,太皇太后遗愿:不举丧礼,不入皇陵,将尸身火化成灰,从德恩寺的佛塔顶端洒在空中,随风散去便是了。

墨鸾呆呆地看着她的外祖母。十年不相见,阿婆仿佛变了太多,却又分明还是原来那般模样,叫她哀恸难名。

她亲手替阿婆最后一次梳理头发,一下一下慢慢地梳,仿佛害怕梳完了便再不能相见。

当那张脸在烨烨火光里融化般逝去时,她终于忍不住闷声痛哭,随侍宫人上前来扶她,她执拗地不许人近身,忽然又大声喊人去拿剪刀,剪下自己一段青丝,投入火中。

她是一个不孝的女儿,也是一个不孝的外孙女。子欲养而亲不待,太多的无法弥补只能终身抱憾,唯有以此减轻些许愧疚,乞求一丝奢侈的心安。

抛撒骨灰时,她将一捧粉末托在李承掌心,轻声叹息:“陛下,这是你的曾祖母。你也送她老人家一程。”

十二岁的小皇帝认真地看着掌心苍白的虚无,轻声的问:“太后,为什么我从没听说过?”

她的手猛顿了一下,缓缓将眼望住那个孩子,终于,唯有苦笑:“因为……你那时候,还太小了。”

多少年的贪、嗔、痴、恨、爱、恶、欲,清风拂过,总逃不出湮灭,尘归于尘,土归于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