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六十二章 草草收场(第1页)

而至于那金簪,之后谁也未见过。大多只道是荀简私带走了,或被扔了。

总之,一个弃妇之物,谁会在乎那许多?

然而时隔四年,这簪子怎又会突然在徐三家现身?

此时,阮小幺也是惊愕无比。她只隐隐约约想到这案子兴许与李家有关,再近一些,顶多与商婉华牵得上一丝关联,却并未想到竟然如此关系密切!

那就是说,若能破了这案子,也许对商婉华私通一事有些进展!?

如此一想,便觉振奋百倍、精神抖擞。她几乎拍案而起,“那赶紧去查吧!若能还我娘一个清白,那是最好不过了!”

商泽谨却没有这般欣喜,他紧拧着眉头,似乎心中有立下未决之事。

他派人将那画像拓了一份,给宣明庭送过去。仅过了一日有余,那处便有了回音。他常随的小厮回来报信道,城郊一处荒僻的客栈里,掌柜的认出了画像上的人。

“他见了,一口便断定那公子哥儿十二月一日去买过蒙汗药。还透露说,那人当时穿的不起眼,脚上却是双尖履厚底鞋,面儿绣了……”那小厮不自觉有些为难。

阮小幺催道:“绣了什么?赶紧说啊!”

“绣了双燕的图样儿!”小厮道。

商泽谨眉头皱得更紧了,一拍桌,道:“我就知道,一定是他们!”

双燕绕梁,是衮州李家的家徽。

那人想必是李家的家仆之类,之所以要杀徐三,定然也是主人的意思。徐三几年来一直呆在谷阳村,甚少出门。而把商家、金簪、杀人三件事串成一处,恐怕也只有商婉华的那事了。

没想到时隔四年,早已沉寂下来的一潭死水,又再次平地起了风波。

阮小幺突发奇想,找了县令。查了查过往四年来县里下发的官凭路引。几十卷落尘的案卷摞到了跟前,她足足花了一整日才理出了个头绪。

在今年四月与八月,分别各有一个叫“徐中有”的人的记录,两次都是去的衮州。

徐中有便是徐三的名儿。

从上头来看。他去是为了做皮毛生意,也不知究竟是真是假。

她把这一发现与商泽谨说了,他只是点了点头,又派人去了谷阳村,问了朱氏一些个事。

衙役回来时,将原话说了。

朱氏道:“相公他今年是去了两次衮州,都说是做些生意。我只不知他本钱从何而来。第一次回来时,带了好些银两回来……不消半月,便赌光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