顺德集团是最早一批苔原市国企煤矿,早年年产七百万吨,辖区设有两个年产六十万吨的中型矿。
可惜顺德矿位于苔原市矿区西南,煤质偏差,顶多用于煤电。
因为是国企,顺德集团的矿产设施完备,但在能源结构益日益调控的今天,盈利惨淡,而且用煤方还老是拖欠款项,以至于顺德矿早些日子总是一个季度一发工资,工人日常生活都得不到保障。
不得已,顺德煤矿选择了破产,由本地做房地产发家的老板刘长志接手,顺德矿改成了顺德集团,成为本地第三大私人矿业老板。
起先,刘长志认为顺德矿基础设施完备,安全性好,把国有转为私有,充分调动工人积极性,转亏为盈不是难事。
可惜,刘长志这个包工头出身的草根土豪忽略了一个问题,顺德矿开矿二十几年,原先的设备大多已经老化,机械化生产力水平远远落后于季海实业和周家实业,自己早些年进入房地产捞得金全部投入了顺德矿,资金链处于断缺。更重要一点是顺德矿是于盈亏都是国企的矿,当年开矿的矿坑本着好煤、坏煤一起采的原则,加上当年技术人员探测失误,掘煤航道进入渣煤区,煤质让发电厂都嫌弃。
目前来看,顺德矿现在入不敷出,资金链断缺也没钱改换设备,让董事长刘长志这指望买下个矿区去养老的念头放空,矿上工人天天嚷着、挠着要
罢工,更有甚者恐怖电话都打到矿长办公室,匿名工人扬言:儿子在医院等手术费,再发不下来工资就跟矿长一起同归于尽。
吓得刘长志这个六十多岁的老头一连一星期都没敢回矿上。
屋漏偏逢连夜雨,矿改的政策马上要落实,谁都清楚,真正政策上收购私人煤矿给的价钱少得可怜,怕是刘长志把矿卖给改革署,连当初一半的钱都拿不到。
在季海实业和周家实业的专家眼里,顺德集团属于很有潜力的大矿,矿上职工加上后勤约有一百多万人,顺德矿只要经过重新注入大批资金,引进生产设备和技术,重新开拓掘进区,转亏为盈是早晚的事情。
最重要的一点,顺德矿属于苔原市西南区的最大矿存在,收购了顺德矿,自然而然压倒下一家,成为苔原市私营煤矿第一大亨。
董事长刘长志放出风声要卖顺德矿,季海实业和周家实业迅速做出回应,纷纷抛出橄榄枝,派出专家实地去顺德矿作考察。
季有钱更是亲自带田九流及季海实业矿业部部长李培、及行政总监吴平去矿上考察,矿长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