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 主仆关系(第1页)

此时恰好初秋,这首诗词仿佛是为了这个时节量身打造。同时也表明了一种人生境界,登上高楼,眺望萧飒的秋景,西风黄叶、山阔水长,仿佛世间一切都已经浮云过世。给人一种,情也悠悠,恨也悠悠之感。

当年王国维的《人间词话》中说道:古今之成大事业者,必须要经历三种境界。这恰好与三重楼相符,虽然神宋的人不知道《人间词话》,也不知道王国维。不过只要有鉴赏功底的人,都能感觉到这句话,所适应的境界。

登高远望,瞰察路径,明确人生与方向。这诗词写得好,寓意也是非常的好,堪称绝笔。恰好的是,写这首诗的人,在神宋还没有出现。

叶小白紧接着又灌了第二口酒,在秋风中满头长发飞舞,忍不住想到了从狐狸变成人类的艰辛。这么想来,所受的责难还有刚才被人冷嘲热讽,这些都算得了什么?本来对王家那些人排挤的不满,现在想来都是小事。这一路走来不易,让他想到了第二句。

他笑看向青(和谐)楼的姑娘道:“二重楼,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

这一刻尽显风(和谐)流,那水汪汪暖意融融的双眼,好似变成了勾魂的利器。让这些姑娘们,一个个都忘了魂。在这样才高八斗的诗词中,再加上风度翩翩,神宋的女人都无法抵挡。

“痴情子,痴情子,你们笑话我王青琅是痴情子。可是就算我是痴情子,也来的有诗意。”这句话是叶小白替王青琅所说,让那些笑话他丢人的儒生默默无语。

能够做出这句词,足以说明词人的水准,并且其中包含的感情。好一个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消得人憔悴。若真有痴情如此,那真是世间好男儿。他们将这首词和王青琅的经历相比较,这才发现这位千里去京城寻秦洛女的男人,不光不可笑,反而可悲可叹。

“可是一切都过去,愁肠百结如何,有一日终归放下。”叶小白将手中酒壶一抛道,“陈杳听着,三重楼,众里寻他千百度,蓦然回首,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人世间的事情,开始需要登楼展望,随后要执着不能放下。可是等到最后,方才发现放下也可,拿起也可,你所需要找的或许正在你的蓦然回首之后。”叶小白说完之后,又对儒生们道,“我说负心都是读书人,也并非是讽刺你们。讽刺的乃是那些道德假君子,礼仪上的小人。你们莫要自己代入,蓦然回首,或许反而要以此为戒才对。”

说着叶小白跌跌撞撞向外走去,轻音姑娘急忙喊道:“王公子,你这三重楼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