刘记者看看信封,又看看丁新华,咧嘴一笑:“这马局长也太客气了,乘出租这点小事他也想着!”不过刚说完,他就伸手接过信封:“那好吧!我也不客气了!”
“那还客气啥,你要是一客气,我就沒法向马局长交待了!”丁新华呵呵一笑:“刘记者,你看还有别的事沒!”
“哦,沒了!”刘记者道:“刚才我说的那几个问題,你要是知道就说说,不知道就算了!”
“知道是知道点,但不全面,也不深!”丁新华道:“要不这样,明天上午我找个人,他们了解的清楚,到时让他们把相关情况跟你说说!”
“那不用了!”刘记者道:“明天我到现场看看,估计也就明白了!”
“好吧!那我先走了,如果有啥需要帮助的就跟我联系!”丁新华说完就走了。
刘记者关上门,打开信封看看,咧嘴一笑:“打的费,好!”
把信封塞进包里,刘记者就上床睡了,第二天一早,赶在上班前,他就來到了县政府新办公大楼前。
上班的人陆续到來,脸上带着无比的豪气穿过气派的广场,钻进了大楼,广场的绿化很好,还有喷泉,不少闲适的老人在这里散步、晨练。
“嗨,你们好!”刘记者上前热情地打着招呼。
老人们对眼前这个热情的年轻人保持着高度警惕:“搞推销,专骗我们老年人的,请走开!”有人这么对刘记者说。
“不是,我是经济研究报的记者!”刘记者掏出了记者证:“我是想了解下这榆宁县政府新大楼的事,希望能得到你们的配合!”
“哦,是记者!”
老人们接过记者证,看了好一会,向刘记者点点头:“劳民伤财呐,伤了老百姓的心!”
刘记者听到这话心里就高兴开了,看來还算顺利,于是把本來要问丁新华的那些个问題就问了,也得到了比较详细的回答,老人们非常热情,说县里很多地方都需要钱,沒想到却建起这么漂亮的政府办公大楼來,而且还顶着啥民心工程的名义。
“使劲报!”有人变得义愤起來:“让全国人都知道,咱们榆宁的干部是咋当的!”
“为民请命,是我们记者的天职!”刘记者满意地点点头,记下了几名老人的姓名和联系方式,然后收起了采访本:“谢谢你们的配合!”
刘记者转身走了,外围的情况了解之后,应该是比较正式的官方采访了,按照管理,刘记者來到宣传部,报出了家门和采访事由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