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怪梁本国对汤静虹有如此看法。
的确,汤静虹是有些过了,当她知道报纸在继续讨论拆迁补偿标准提高时,简直有些怒不可遏,打电话给梁本国很不客气:“你这个副书记是怎么当的,还分管宣传部呢?连小小的报社都搞不定,你不是说沒事的嘛,现在怎么了?我看事情还大了呢?”
梁本国拿着电话咬牙切齿,不过说起话來的时候还是很轻柔:“静红,事情有些复杂,方瑜参与进來了,得慢慢解决!”
“慢慢解决!”汤静虹质问的语气不减:“等解决了一切也都完了,拆迁补偿标准提上去了,我们去喝西北风吧!”
汤静虹这话说得也在情理之中,当初梁本国拉她搞老城区改造,其实她还不太愿意,总觉得难度太大,但梁本国拍着胸脯保证,说自从合作以來,什么时候出过岔子,他作了保证,最多也就是两三年时间,老城区改造就会见分晓,多了不能保证,半个亿的赚头是可以保证的,她被这么一说,动了心,便把光大公司全投了进來。
然而实际并非如此,老城区改造困难重重,进展很不顺利,跟方瑜那边的几次交锋之后,汤静虹看出了苗头,梁本国有些不靠谱,商人就是商人,看重的是利益,梁本国的花言巧语起不了多大作用,对什么捞取政治资本、几年后肯定大赚之类的话,她已渐渐失去的信任度,在越來越不相信梁本国的基础上,她也思考了很多,然而女人总喜欢把事情往坏处想,她觉得照这么下去,光大公司会栽在梁本国手里,然而要撤出來也不太可能,所以她认为唯一的办法就是让梁本国强硬起來,一定要让靠山稳当起來。
所以,汤静虹的转变也可以理解,从一个算是有涵养的女人,变成一个不太理喻的女人,那也是沒法子的事,好好的一个光大公司在她手里,不着急是假的。
梁本国其实也理解汤静虹的浮躁,所以总能压住怒火不对她吼叫,但每次她气呼呼地离开或者挂掉电话之后,他都会大骂几句解气。
人人都需要一个出气口,要不生活的烦恼带來的郁胀之气,会把人给鼓坏。
与梁本国那边偃旗息鼓的状态不同,方瑜开始高调行事,在常委会上提出了要组建投资公司的议題。
本來梁本国可以提出些反对意见,但因为处于低谷期,思维不敏捷不说,也缺少些斗志,甚至说有点麻木,这对方瑜來说是一个好机会,原本已经做好准备跟梁本国口腔舌战一番,沒想到梁本国只是用眼神表示了反对。
胜利來得太容易,有点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