熊友和担心王海云也是出于这个出发点而发出“投资三亿”的豪言的,在江海到来之后,西陵县的形势好不容易有了很大好转,西陵县老百姓的日子眼看也要越来越好过了,熊友和可不希望,因为王海云要搞“面子工程”,而让这样的大好局面毁于一旦。
王海云明白,熊友和提出疑问,也是正常的,他也是为了西陵县好,所以他心平气和的笑道:“熊书记,以前西陵县的财政状况确实不容乐观,要搞基础设施的建设也是力不从心,可是这几个月来,到西陵县投资的企业越来越多,而且县里的矿产的开采权基本上都收归了国有,现在县里跟香港通海公司也合资成立了一家开发公司,通海公司会对县里的矿产进行加大投入,提高产量,光是这个开发公司,每年能够给县里带来的财政收入就不会低于一亿元,再加上其它投资企业带来的财政收入,每年的财政收入应该会超过一亿五千万元。这里是我们县政fu对今年财政收支的一份预算报告,大家可以看一下。”
所有常委都看了一下这份预算报告,确实,这份预算报告写得很翔实,从这份预算报告来看,西陵县今年的财政收入超过一亿五千万元是可期的。
宣传部长文慧梅的眼神从那份预算报告上抬了起来,她也发表了疑问道:“县长,按照这份预算报告的数字,确实可以达到这个数字,可是财政收入增加了,支出也会增加吧?以前每年的财政预算可都是赤字呢。另外,你的提案当中提到,对基础设施的改造和建设马上就要开始,可是现在还没有财政收入,我们用什么钱来投入呢?”
王海云微笑道:“文部长,这个问题我们也考虑到了,我们的方案是,用县里的财政收入作为抵押,向银行贷款,取得一笔建设资金,这样,我们就可以马上开始进行基础设施的建设了。有了这笔钱,并不会对县里的财政预算产生影响,至于偿还,我们可以在今后的十年内分期偿还这笔贷款,这对县财政的压力也不是非常大,是完全可行的。我们已经跟市建行进行了沟通,他们对我们的这个方案很感兴趣。”
除了寿元生和周志勇之外,几名之前并没有就这个提案进行沟通的常委不由得对视了一眼,他们还没有这样的融资意识,本能的就觉得这种方案似乎有一些不妥,熊友和问道:“在银行贷款来搞基础建设?这样合适吗?似乎没有这样的先例吧?”
文慧梅、魏勇发也都看向了王海云,就连一向不问地方上的事情的余松也都关注的看着王海云,毕竟这件事情是一件新鲜事,他也想听听王海云怎么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