进入一九九九年以来,西陵县的各项工作都在有条不紊的展开着,县城以及各处乡镇都在热火朝天的进行着基础建设,西陵县焕发出了从未有过的勃勃生机。
四月底,阳西市委书记葛贤才一个电话将江海和王海云一起叫到了市里他的办公室。
葛贤才为的是西陵县申请成立经济开发区的事情:“江海同志,王海云同志,你们县里成立经济开发区的申请市委、市政fu已经原则上同意了,当然,还要到省里走一下程序,所以估计还要一段时间,不过你们现在就可以开始对经济开发区进行筹备了,筹委会一定要选派精兵强将啊,市里对你们这个经济开发区是寄予了厚望的!”
江海和王海云对视了一眼,他们的眼神里都闪动着喜悦的光芒。江海对葛贤才道:“葛书记,您放心,我们县里最近几个月以来,已经引进投资逾十亿元,这次引进的几个项目,完全落成之后可以为县里带来巨额产值,而这一次我们县里的经济开发区拟划定的范围就包括了这些投资项目所在的区域,所以这个经济开发区一定可以创造一个奇迹的。”
葛贤才点头道:“嗯,我相信你们的能力,最近你们县里招商引资的情况我也比较关注,确实很不错。现在全国各地到处都在成立经济开发区,不过大部分经济开发区都失去了预想的功能,并没有达到预期的发展经济的目标,却沦为了增加官帽子的工具,造成的后果是,不但没有对经济发展起到促进作用,反而又多了一堆吃财政饭的干部,让当地财政状况雪上加霜。就我们阳西市都有这种情况啊!这也是市委、市政fu对你们的申请的审批格外慎重的缘故,希望你们也能体会上级组织的一番苦心,务必要把这个经济开发区办好,不但要在招商引资的数据上出色,而且在各方面,我希望都能把它办成一个经济开发区中的样板,让阳西市其它县区有一个学习的对象!”
江海和王海云能够理解葛贤才的心情,阳西市下辖的两个区还有一个县,都办过经济开发区或者高新技术开发区一类的机构,当初上马的时候也是搞得轰轰烈烈,雄心万丈,可是到真正办起来了之后,引进的投资商寥寥无几,就这引进的寥寥无几的投资商,很多都是在开发区圈下一块地皮,挂一个公司或者工厂的牌子,然后就放在那里不管了,这其中有一部分是为了达到圈地的目的,以投资的名义,用比较低的地价买下地皮,等待增值,因为现在全国都在炒地皮、炒房地产,这个时候买地是稳赚不赔的;更有甚者,买下地皮,成立了公司、工厂之后,便向当地银行贷款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