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0章 办教育(第1页)

得到了江海的赞扬,王海云有点激动,不过他也没有忘乎所以,他对江海道:“书记,现在西陵县的形势是很不错的,不过我们也有一些劣势。请加经|典|书友新群9494-7767”

江海道:“什么劣势?”

王海云道:“人才!”

“人才?”江海若有所思。

“对!”王海云点头道:“西陵县以往的教育基础比较薄弱,而且少数民族的人口比较多,愿意到少数民族地区教书的老师更是凤毛麟角,所以能够读高中和大学的人非常少,而毕业之后愿意回到西陵来工作的就更少了。现在西陵县的企业越来越多,这些企业需要的工人也越来越多,而他们需要的工人大都需要有文化,特别是现在有好几家高科技企业,他们需要的工人素质要求就更高了。现在他们的规模暂时还不算太大,我们从附近的阳西和易阳可以吸引到一部分素质比较高的技术工人,可是从长远来看,这算是我们西陵县发展的一个隐忧了,如果不能解决这个问题,我们西陵县的发展迟早会遇到瓶颈问题的。”

江海的眼神里闪动着惊喜,王海云的远见让他感到很欣慰,他没有被现在西陵县的欣欣向荣蒙住眼睛,而是敏锐的洞察到了西陵县最大的隐患。江海问道:“那你觉得这个问题应该怎么解决呢?”

王海云道:“谢正清先生准备在西陵县捐资修建二十所以上的中小学校,而我也有一个计划,准备由县政府出资,对全县已有的中小学校加大投入,将设施进行改造,加强师资力量,在未来的三年之内,让西陵县所有的适龄儿童,都能够进入学校学习;另外,我还有一个计划,在西陵县城建立几所职高和一所技术学校,让它们为西陵县源源不断的输送技术人才。”

江海的脸上露出了激赏的神色,他点头道:“县长,你的想法确实很好,很有远见,你的计划如果能够顺利实施的话,最快五年之后,就可以看到效果了。不过我有一个问题想要问你一下,这个计划投资大,见效慢,也许五年之后,你就不在西陵县工作了,你种了树,可是果子却被别人摘了,你会不会有什么不舒服的感觉呢?”

王海云的脸色凝重了起来,江海问的问题其实也是中国官场上普遍的一种心态,中国官场上的官员流动性比较大,特别是现在为了防止官员在一地经营时间过长,形成盘根错节的血缘宗族关系,造成腐败,实行了干部异地任职制度,干部的流动性就更强了。

这种制度也从客观上加重了干部的“短期行为”。许多“异地任职”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