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节:紧张筹备(第1页)

听杨昆说想开街机厅,何平不答先问:“这玩意比倒腾电器挣钱?”

杨昆想了想,单纯以游戏为主的街机厅当然比不上后者来钱快,但加上赌博机的话……他摇摇头,“比不上。”

跟着车马劳顿地忙活了个把月,何平分到了近4000元钱,看到其中暴利的他有点不理解杨昆的想法。

杨昆坦言相告,说倒腾电器也好,别的水货也好,都是在钻法律的空子,属于打擦边球,不是长久之计,街机厅也是替母亲置办的,不管挣钱多少,图个心安。

对他的话,何平深以为然。

他告诉杨昆,开街机厅不一定要租场地,县城大小十几家街机厅,你听说有几家是租房干的?

关键是要找对人。

在认识杨昆之前,何平一直跟着一个外号叫“三皮”的社会青年混。

“三皮”的本名叫王波,因为小时候上学时写字太潦草,被老师误念成了“王三皮”,这外号就一直叫到现在。

三皮的父亲在工商局工作,缉查大队的大队长,百货大楼的这家录像厅就是他开的。

杨昆知道这个人。

在他重生前,三皮在易阳县,是个相当牛比的人物,有钱,有势。

经何平介绍,杨昆见到了这位牛比人物。

当然,现在的他还没20年后那么牛比。

但肯定比现在的杨昆要牛比那么一点点。

24岁的王波身材魁梧,声音洪亮,性格开朗,属于那种很容易引起别人好感的人。

经过一番攀谈,杨昆能感觉到,对方粗犷豪放的外表下,隐藏着细腻、敏感、深沉的心机。

一样出来混,有的人是家里穷,加上生性好吃懒做,没什么长远计划,只是得过且过地混日子,重生前的杨昆就属于这种类型。

王波则完全是另外一种类型。

他家庭条件优越,只是不愿受朝九晚五的拘束,在家长安排的工作单位里挂个名,自己搞个小买卖,不为挣大钱,就图个逍遥自在。

受生长环境和父母的影响,这种人都有心机,有人脉,能办事,也爱结交朋友。

听何平说杨昆申请营业执照遇到了麻烦,王波不以为然地一摆手,“小菜一碟,交给我。”

中间隔了一天,杨昆跟何平一块来到录像厅,王波直接把办好的营业执照交给了他。

杨昆由衷地感谢道:“王哥这次帮了我的大忙,该怎么谢你?”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