杨昆答应了一声,回到卧室,躺在床上,静静地想着心事。
账本到手了,下面的问题就是怎样把它交出去,以及交给谁。
在脑中设想了几种可能,反复权衡利弊,还没得出最终结论,晨练的时间到了。
汗流浃背地坐在双杠上,杨昆眯着眼睛注视着西看台上翩翩起舞的少女,脑子里依然在设想,那本仿照老肥的分类账炮制出来的流水账丢出去,能溅起多大的浪花?
严格地说,老肥从事的私人借贷业务虽然违法,但是否构成犯罪,要看有关方面如何定性,据杨昆估计,一个非法吸收公众存款的罪名是跑不了他的,至于有没有集资诈骗行为,由于时间关系,他没有详细研究那本流水账,暂时还得不出结论。
单论非法吸收公众存款这一项,按账面上的金额来估计,保守地估计,六个月到三年,考虑到老肥的背景关系,假如有人从中力保,从轻判处甚至免于刑事处罚的机率相当高。
对于他这样的老江湖来说,这种处置方式完全是隔靴搔痒,除了给他添些额外的麻烦外,无伤筋骨。
除非把事情闹大,闹得越大越好,让老肥背后那些金主不敢保他,反过来,为了保全自己,还要狠狠地踩他,踩得他打掉牙齿往肚里吞。
但是,怎样才能在不会暴露自己的前提下,把事情闹到无法收拾却地步呢?
老肥的情况和赵一民不同,违规借贷牵扯面虽广,该管的部门却不多,不能像上次那样广撒网,乱捕鱼。
他想到了吴清江。
对于正处于事业低谷期的老吴来说,这应该算是一次难得的机会。
问题的关键在于,老吴的胆子够不够大。
这种事,猜是猜不出来的,只能当面锣对面鼓地问清楚。
下早自习后,杨昆去吴清江的单位找他。
在早点摊上,又碰到了韩学彬,这次他是一个人。
韩学彬问他去不去看录像,杨昆想了一下,说:“你先去,我一会就来。”
城关镇派出所就在影院以南,一条幽深的小巷子里。
刚过8点,老吴还没上班,一个年轻民警问清他的来意后,把他带到了指导员办公室。
半小时后,吴清江来了。
见到杨昆,有些诧异,打了声招呼,他摘下帽子挂在衣架上,没往办公桌后面走,直接搬把椅子坐到杨昆对面,问他有什么事。
这个透着亲近的举动让杨昆心里多了一分把握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