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7章 体面(第1页)

今儿也算是苏朝雨有生以来,最体面的一回了。

身为女官,一时间,风头竟然盖过了王妃和公主们,这是她从前想都不敢想的事。

可最叫她高兴的事,并非赢了她长姐苏朝雯,而是,能够光明正大的陪坐在三皇子身边。

一想起方才,三皇子替她披斗篷时的样子,她心就跳的飞快。

原来,三爷也可以对她那样的温柔体贴。

只是这样的事,往后都不会再有了。

不过,一次,就这一次,也足够了。

如此,她不禁要感谢促成这一切的桐茳和七皇子。

她早就说过,桐茳这丫头有福气,果然没有跟错了人。

……

酒过三巡,菜也调换过几桌,时辰也到了下午。

席上诸人吃吃喝喝,说说笑笑,也都觉得有些累了。

先前,五皇子为了五皇子妃的事,丢了人,为了找回存在感,又提议说,要行酒令。

五皇子所说的行酒令,自然不是民间的划拳,而是行雅令。

所谓雅令,须要引经据典,风韵联吟,当席构思,即席应对。

这就要求行酒令者,不单要有文采,还要足够机智。

所以雅令,是行酒令中,最能展示饮者才思的。

而今日列席诸人,皆是才思敏捷之辈。尽管九皇子打小就不爱在念书上用心,可行个雅令,还是不成问题的。

至于八公主和九公主,年纪尚幼,不适宜饮酒,所以便由她俩当评判。

余下的人,也都兴致勃勃,摩拳擦掌的准备着,正因如此,才无人察觉何玉的局促。

就如小陶所言,何玉出身于一个没落的庶人家庭,因为家道中落,兄长已近弱冠之年,都尚未娶妻。

所以自打何玉记事起,爹娘最常忧心的就是温饱问题,府上又怎么会有闲钱,叫她念什么闺塾。

她眼下略识的几个字,也是过来圣都以后,在何府上现学的。

至于上回送来宜元宫,叫七皇子鉴赏的书法,也是经姜姑姑调教,死记硬背下来的。

当日,她明明已经很用功的准备了,却还是被七皇子当场识破。

现在想起来,还觉得丢人呢。

眼下,又要行什么雅令……

眼见皇子和公主们都没什么异议,何玉也不敢贸然说什么,只能硬着头皮上。

……

从天不亮就起来,一直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