热河省这个名称,相信很多人会感到陌生,因为在陈皓所处的前世现代历史上,这个省份早于1955年被撤销,唯一让世人对其耳熟能详的,自然是曾经的省会承德,它是清代满清皇帝的避暑山庄所在,在当时,承德避暑山庄俨然第二个紫禁城,是当时名副其实的第二个全国政治中心。
这个地方,面积不算小,也就19万平方公里,和陈皓所在前世的江苏省差不多大,人口约450万。
热河虽然面积不小,但是省内多是高原地带,物产贫乏,经济也比较落后。但是,热合适的地理位置却非常重要。自古以来,热河省内各个城市都是塞外的军事重镇,特别是全省地跨内蒙古高原和东北的松辽平原,一直就是东北和华北最后的门户和战略枢纽,千年来都是兵家必争之地。
历史上的北宋、大明和满清王朝,都在到处是崇山峻岭和高山险隘的热河建立众多的防御要塞,用以作为关内的屏障。所以,从地形上来说,热河一直是绝对的易守难攻之地。
而今时今日,抗战全面爆发,关外的日军要想进入关内,首先就必须拿下热河这个战略要冲地带。
而对于新生的新中国而言,要想保住千年古都北京,保住新生的这个人民政权,就必须倾尽全力保住热河。一旦热河丧尸,那么华北平津一带就无任何地理屏障,只剩下屹立千年的万里古长城,可在现代化的新式军队眼里,如此残破的古长城又有什么防御能力可言?
所以,无论中日双方,对于热河的重要性,其实都心知肚明,都将热河视为必争之地,双方在热河投入的兵力达到了空前的规模——
中国方面,首期就集中了陈奕粟豫所统领的第三野战军下辖的11个师共约八万人担任热河前线防务,此战的热河前线总指挥,正是在解放-战争期间指挥二野和三野在徐蚌之战打出了赫赫威名的一代名将粟豫粟大将。而在后方二线,中工方面也调集部署了大量兵力,充作预备队,一旦前线吃紧,兵力将随时投入前线,负责后方统筹调度的,自然便是陈奕这位未来的共-和国元帅。
日本方面,首期也集结了不少的兵力,包括隶属战斗力最强悍的常备师团的第六师团的第11、第36旅团、骑兵第4旅团和第八师团的第4、第16旅团、混成第14旅团,以及铁道、兵站、航空大队等部共计4万余人,另外有从满洲调来的伪军数万人。此时的日本关东军大本营的最高指挥官,正是于八年前率领日军在长城一线击败当时三民政府20个师,迫使当时三民政府的委员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