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成此次回来之后,果然不再想着考取功名之事。从洛水村回自个儿家之后,便着手开办学堂招收学生一事。原本这海棠村也是有个夫子的,只不过他太老了,白发苍苍不说,还两眼昏花、耳朵也越来越聋,这样的教书先生教起学生来自是费力得很。
这教书先生也是个老童生了,每每乡试都不曾中举,后来也终于心灰意冷,就在家乡开办学堂当起教书先生来了。这一教,可是好几十年都过去了。他老早就不想教书了,按他这样教下去,只怕是会误人子弟的。可是村里头又实在找不出别的教书先生来,他只得硬着头皮一连当这个教书先生好几十载。
如今总算是有人接他的班儿,这人还是大有来头的,小小年纪就已经有举人的功名在身,实在前途无可限量。老夫子一听说这事儿,忙拍手叫好,他现在终于是可以功成身退了。
张成接手之后,将学堂扩大了些,学堂里修建了一个较大的地坝,可供学生们下课的时候玩耍。这念书也总不能死读书的,还是要劳逸结合的好。学堂里头原本的两间教室都是土坯的,经过这些年的风风雨雨,早就破破烂烂的了。张成索xìng将这两间教室推倒,重新修了青砖做的教室。教室都扩大了些,两边都修了高大的窗子,这样通风好些。
那些原本在学堂里念书的学子瞧见学堂里发生的翻天覆地变化,只见新修的教室宽敞明亮,跟以前的土坯房简直不可同日而语的。还有那宽敞的地坝,都是有青石板铺成的,大伙儿以后可以在上面做游戏了。看着翻整一新的学堂,学子们心头个个高兴。
又晓得这新来的夫子可是年纪轻轻就中了举人的,自是欢喜不已,心头暗暗想着,自己将来也要跟他一样有出息哩!
张成的声明在外,年纪轻轻中了举人,这在一个村儿本来举人就不多的穷乡僻壤的地儿,那简直就是一个稀奇人物啊。大伙儿也都愿意将孩子送到学堂里来让这年轻的举人多教教,就是那原本不打算将孩子送进学堂读书的破烂户最后一咬牙,也同样将孩子送进学堂了。
张成只是晓得这农民的苦,都是靠天吃饭的,一辈子忙死忙活也挣不到几个钱,所以他他只说这束脩要是家里头殷实点儿的就给点儿银子啥的,家里头贫寒点儿的把点米面啥的,也是成的。这样一来,就越来越多人去学堂读书了。
以前孩子上学堂的束脩可是不简单的呢,寻常的贫苦人家哪儿有那么多闲钱供孩子念书的。也便只好作罢。如今这夫子好说话,要是给不起银子,把米把面也是成的,大伙儿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