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454章 想富,修路(第1页)

秋月果然是在张家呆久了,说话的派头也跟往日有些不同了。她点了点头,算是同意了秋松的说法。“嗯,二弟这说法是不错的,此事的确是要冒一定的风险,毕竟这财力物力投入还是比较大的。只不过伴随着大风险而来的一定就是大丰收。想要利益丰厚的话,就必须冒得起风险。”

秋林听了大姐这话,颇觉得有道理。就比如说现代的炒股票,这让高收入的同时也必须是高投入啊,而且还必须冒比较大的风险。那些小本买卖就像是小打小闹的,虽然不用冒多少风险,但是赚的钱也少。所以说,这个世界上某些东西还是相对公平的。

秋林心头在做这一番思索的同时,对大姐的佩服有上升了一个层次了。大姐现在这模样,完完全全一个地道生意人嘛,这不过短短的时间里,大姐就学到了这么多生意场上的东西,还真是有些了不起了。

“嗯,我觉得大姐这话没错。不付出劳动跟辛苦,哪儿能随随便便就能够赚钱的,与此同时,还需要冒一定的风险。咱们也多少见过这样的例子吧,有些人一辈子勤勤恳恳地做事,但是到最后还是清贫一生。这就是因为他们不懂得冒险,只晓得将赚来的钱攥在手里头,不能让钱生钱、利滚利。”秋林说这话,就是想要扭转娘小农经济的思想。只想着自给自足就够了。但是这样的日子就会无可避免地过得紧巴巴,甚至有时候需要用一大坨钱的时候,手里头攒下的一点儿钱就被挥霍一空了。

以前的他们家可不就是一个例子,只晓得将赚来的钱一点一点儿攒下来,这样辛苦的攒钱,但实则也攒不了多少钱。结果因为爹的腿,这些钱一下子就飞进别人腰包里头去了,弄得全家只能喝玉米糊糊。

但其实这也怪不得父母,毕竟这小农经济就是这样自给自足,况且在古代里头要想投资,除非是大买卖,否则哪儿有地儿啊!小本买卖,哪儿有什么门路啊!所以这也不能怪父母。

秋林这些话,也并不是说攒钱就是错的,只是在于扭转娘小农经济的想法,毕竟对于大姐所提出的修路赚钱的法子,秋林可是举双手赞成的。有句话不是这样说的嘛,要想富先修路!

这样简短的六个字,足以证明道路通畅对于要赚钱来说是多么重要的一个前提。

娘家的这些东西既然在青城卖得很走俏,云安镇都是这方人,估计口味啥的差不多,相信这些东西运到云安镇去卖,也能够相当走俏的。

韩氏听了秋林这颇有些浅显易懂的话,也稍稍有些明白了。这钱赚了攒起来并不会变多,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