渐渐地,蚕宝宝拉得屎越来越大,俗称蚕沙。在蚕沙里头能清楚地瞧见叶子颗粒,蚕宝宝们的身体也呈现出半透明状,这就是结茧之前的征兆。
许家一家上下都高兴极了,过不了多久蚕宝宝就可以结茧了,这一个多月以来所付出的努力也要有回报了,他们怎能不高兴?
在结茧就要开始之前,还有一个程序——排水,蚕只大便,而这次是小便,但有时小便和大便会一块出,大便呈黄白色。这时候,蚕宝宝们再不必吃桑叶了。只是在蚕簸里头仰首挺胸地爬来爬去,像是在寻求结茧的最好位置。
这时候韩氏秋林几个人将蚕簸都搬到院子里来。那里有早就搁好的稻草和松木枝。然后将蚕宝宝一个个小心翼翼往稻草和松木枝上放。只见一条条银丝从它们嘴里吐出来,不停地扭动着身子,变换着位置和角度,直到将那丝围成一个椭圆形,结成了一个蚕网。然后将自己包裹在这层蚕网里面,不停地吐着丝。好似它们肚子里有着吐不完的丝似的。
最后,便形成了一个个鸽子蛋一般大小的、雪白色的蚕茧。再过十来天,裹在蚕茧里头的蚕宝宝们就咬开一个小洞,从里头钻出来。这时候就变成了蚕蛾,这些蚕蛾大都身体庞大,而翅膀极小,所以根本就不会飞。只是行走。这些蚕蛾又分公母,交配之后就会产生很多的蚕卵。而这些蚕卵又可以进行下一轮的吐丝。如此便形成了一个轮回。再过一两天之后,这才蚕蛾纷纷死去。
韩氏们将这些蚕茧放在水里煮,然后用竹签挑起丝头,绕在线轴上,然后缠起来,等干了之后,便可以拿去镇上买了。
这种蚕丝织出的布匹质地柔软轻盈,穿在身上极贴合又舒适,所以大户人家很多将蚕丝织出的布匹做成夏衣或亵裤xiè'yī啥的。这种蚕丝由于制作程序复杂,出量少,所以价格也高。
许家将这个丝晾干之后,拿过过了称,不过才三斤。不过这价格高,应该也是可以卖出个好价钱的。
韩氏继续将那些蚕卵如法炮制,放在蚕簸之上,没过几天,又钻出些个头小小的蚁蚕来。
等到赶集的时候,秋月秋林早早地就赶了牛车往镇上去了。姐妹两人先将爹编织的簸箕啥的卖了这才去找那些衣服店铺。秋林家的蚕丝算是出得早的,这些裁缝铺如今就算是有蚕丝也是陈品,比不上这新出的雪白细腻,所以价格自然也不低,最后这些蚕丝总共买了六两银子。
姐妹俩对这价钱也颇为满意,在镇上转悠了会儿,买了些家里的必须用品,便往村里赶了。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