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不是么,当初生了梅香,家里四个娃娃,都还小的很,可张嘴的都要吃,家里劳力也少。那日子也真是不知怎么过出来的。喝的还不是苞谷糊糊的,那些精米可都是要拿去镇上换钱的,哪能把自己吃?好不容易养的猪,到了年尾,硬是吃留了五斤,其余的也全给卖了。那五斤的猪肉可得吃一年。想沾点儿浑的就用猪肉腌了油,把剩下的油梭子往苞谷糊糊里头撒点儿。家里衣裳可不是一个补丁接着一个补丁,大娃的旧衣裳改小了给二娃穿,二娃穿了又给三娃,然后又给小女儿穿。也就这娃一天天长大了,也能帮着做点儿,家里日子才好了些。”想起那时候的苦日子,荷香娘就皱起了眉头。不过现在这苦日子总算过去了,家里的几个娃大了,也可以干些力所能及的事情了,这日子虽然还是清贫得很,可是跟那过去的苦日子相比,那简直就不是一个档次的。
这姑嫂两个叨念着往日的苦日子,竟把在堂屋里头烤火的老太太也给招惹来了。“说起苦日子,哪儿能跟我们哪个时候相比啊,我还记得那一年粮食给蝗虫吃了,大伙儿收成都不好。就连那坡上的草根根都给刨来吃了。有的实在饿得很,把泥巴都往嘴里奏。要是刨的刺条儿蛇这些的,还不是直接就放嘴巴里,吧嗒吧嗒给吃了。我还记得我们村里原本有一家破落户的,那日子叫一个艰辛。去偷我们村里头地主家的粮食被当场捉住,结果那地主让人将他的嘴巴用针给缝起来了,硬生生给饿死了。”老太太感叹,如今的日子比以前不知道好过了多少倍。想不到老来的日子比年轻那会儿还好过许多,老太太很是惜福。
灶洞前烧火的几个丫头凑在一块儿笑,这荷香娘他们觉得当年日子苦,可是老一辈的那日子可还苦一些的呢。
秋林也跟着笑,估计他们都不会晓得,再过好几百年之后,那日子会更加好过,跟现在那更是一个在天一个在地。就连生活在农村的农民都有钱修小洋房的呢。
“我以前听我娘讲,以前朝廷打仗的时候,那更是民不聊生,劳力好点儿的都拉去打仗了,剩下的全是妇孺孩童的或者是老伯伯的,种出来的东西哪儿够自己吃,有时候甚至连死人可不就得吃么?”花氏说到这里浑身打了个哆嗦。
“这事儿我倒是也听说过的,幸好咱如今可是太平盛世,要不然打起仗来,可不又是老百姓倒霉么?”荷香娘很是庆幸自己生逢时,要是遇上那打仗荒年啥的,可让人头痛得很。
这洛水村是个山高皇帝远的地儿,也不知隔皇城有多少的路,估计隔得很远。反正秋林到了这里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