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听到孔融的邀请,刘备飞快地动着脑筋,他现在最缺的就是一块根基之地,今天在南门外,他终于看到了刘欣的实力,张飞、赵云个个陈宫、蒯越也是足智多谋,在刘备看招揽这么多人才,还不是靠着荆州牧的身份吗?如果他刘备也有一块自己的地盘,不就也可以招兵买马,广纳贤才了吗?
在刘备眼中,孔融虽然颇有名望,号称俊秀,但整日里只知道舞文弄墨,不思进取,连刘欣都知道他的管辖下的太史慈英雄了得,却不能招为己用,他做这个太守实在有些浪费,刘备不由动起了心思,自己能不能趁这个机会取孔融而代之呢?
有了这样的想法,又是孔融主动邀请,刘备自然满口答应下来,于是二人合兵一处,离了洛阳,往北海而去,
到了第二天早上,前方突然来了几匹快马飞奔而来,孔融约束住人马,抬眼望去,却认得为首之人是徐州牧陶谦手下从事糜竺,糜竺乃是徐州首富,平日里经常济困扶危,与孔融素有往来,孔融见仲兄不在徐州公干,欲往何处?”
糜竺见到前方大队人马,正自踌躇,孔融唤他,不禁大喜,说道:“在下正要往北海拜见大人,没想到在这里碰上了,真是天意啊!”
孔融诧异道:“原来子仲是来找我的,不知有何要事?”
糜竺看了一眼孔融身旁的刘备,欲言又止,
孔融笑道:“这位是平原县令么话不必瞒他,”
糜竺仍然不放心,又看了刘备一眼,这才打马上前,压低声音,将来意说了出来,
原来,孙坚不肯交出传国玉玺,并且不辞而别,令袁绍十分恼火,他立刻授意袁术派人回到汝南,设下埋伏,务必要将玉玺夺回来,袁术的人走了以后,袁绍还不放心,又让人写了一封书信,连夜送往徐州,请陶谦小心提防,
私藏传国玉玺可是一件了不得的大事,接到袁绍的密信,陶谦不敢怠慢,赶紧召集众文武议事,孙坚早在清剿黄巾的时候就已经威名远播,陶谦对自己手下这几个将领能不能敌得过他,心中没底,袁绍的书信中又没有说明孙坚有多少人马,陶谦不禁有些手足无措,还是糜竺提议,请北海太守孔融出兵相助,
孔融没有想到孙坚竟然会做出私藏国玺的事来,乍闻之下也是大吃一惊,既然知道了,孔融当然不能置之不理,但是他对孙坚和他手下那几个将领的武艺也是颇为忌惮,正在犹豫的时候,孔融一抬头看见了关羽,不禁有了主意,对刘备说道:“玄德公,你左右无事,何不随我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