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八节 飞舞的蝴蝶(第1页)

本章由()提供免费阅读!

[正文]第三十八节 飞舞的蝴蝶

------------

第三十八节飞舞的蝴蝶

按常理来说,人的生活条件一旦变好了,那就会安稳下来。他们会希望这种变化继续下去,而不会想办法破坏这种局面。穷乡僻壤出刁民,讲的就是这样的事情。只有在是在没有办法活下去的时候,人们才会奋起抗争,去寻找和争取应该属于自己的那份东西。

但有些时候,也会有意外。

人之所以称为人,而不是动物,就是因为他的社会性。如果没了这社会性,那他也就是长着人形的动物而已。作为人,他们除了要解决吃饱这个问题之外,他们还要在这个社会结构中寻找自己的地位,更会为了保持和延续这个结构而努力。

被日本合并之后,朝鲜的普通老百姓的生活肯定是好了一些。要不然这生育率也不可能这么高,死亡率不会那么低。生活好了基本可以温饱了,那剩下的就是考虑社会问题的时候。

小日本鬼子也十分明白这一点。为了获得更大利益,他们在尽量保持朝鲜人的基本生活水平之外,还采取了很多的措施,防止影响他们统治基础的事情出现。

早在日韩合并的第二年,日本就颁布了朝鲜教育令,把日语作为朝鲜的国语。但当时并没有禁止在朝鲜学校中教授朝鲜语,还在合并的第三年颁布了普通学校用谚文缀字法,规范了朝鲜语的语法。不仅如此,在朝鲜人的文治之要求之下,日本还允许朝鲜人开办了朝鲜文报纸东亚日报、朝鲜日报等,更是在这之后成立了京城帝国大学。

但这样的形势没能继续下去,在三零年第二次发布了谚文缀字法,三八年则把朝鲜语从学校的必修课中删除,变成了一门可学可不学的课程。

让朝鲜民族连自己的语言都可以不学,日本的这种险恶用心是昭然若揭。如按这个方向继续发展下去,那把朝鲜语从课程中完全废除也是迟早的事情。

日本在教育方面不断地同化朝鲜人的同时,他们在文化方面更是煞费心机地整出了不少事情。

先是在合并之前制定了朝鲜标准时,然后在合并之后的第三年废除了朝鲜标准时,改用日本标准时。之后又重新调整了朝鲜的行政区划,到了三七年则制定了皇国臣民的誓词,要求朝鲜人向天皇效忠。

但这些都是前奏,真正的大风暴在四零年年初开始。日本人竟然制定了创氏改名的制度,要求朝鲜人把他们的名字全部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