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二章 |防御阵地(第1页)

只要我们利用地形作为防护手段,那么在上面接受会战的阵地就是防御阵地,至于当时我们的行动是以防守为主还是以攻击为主,这是没关系的。仅仅从我们关于防御的总的看法就可以得出这个结论。

人们可以进一步把一支向敌人前进的军队在敌人挑战而被逼应战时所占领的任何阵地,也叫防御阵地。实际上,大多数会战都是这么发生的,在整个中世纪,就没有其他的会战。在战争中大多数阵地都是这一类阵地,对于这种阵地,我们只要指出阵地的概念是同行军的野营地不一样的就够了,但我们这儿所谈的却不是这一类阵地,那些专门叫做防御阵地的阵地必定还有同这一类阵地不同的地方。

在一般阵地上决战时,时间概念显然是主要的;相向运动的双方军队在进行决战时,地点是次要的,它只要不特别不合适就行了。但在真正的防御阵地上进行决战时,地点概念却是主要的,因为决战是在这一地点进行的,或者更确切点说,主要是运用这一地点进行的。这里指的只是这种阵地。

这时,地点的意义表现在两方面,其一,这个地点可以让配置在这里的军队对整个防御起一定的作用;其二,这个地点的地形可以作为掩护与加强这一部分军队的手段。简略地说,前者是战略意义,后者是战术意义。

假如我们想说得确切一些,那么防御阵地这个概述,只是从上述战术意义的角度提出的,因为,如果从战略意义的角度来看,军队即便不利用这一地点的地形进行防御,而是采取进攻行动,也可以对整个防御发生这样的作用。

上述两种意义中的第一种意义,即一个阵地在战略上的作用,往后在研究战区防御时才可以得到充分的说明。我们在这里只想谈现在可以谈的问题,因此,我们必须先弄清楚两个非常近似因而常被混淆的概念,即对阵地的迂回和从阵地的侧旁通过。

对阵地的迂回是指绕过阵地的正面,这种迂回有时是为了从翼侧乃至在背后攻击这一阵地,有时是为了切断这一阵地的退却线与交通线。

前一种情况,就是翼侧攻击与背后攻击,是战术范围内的行动,在军队的机动性很大。一切战斗计划都或多或少地以迂回和包围为目的的今天,每个阵地都务必对此有所准备。一个名副其实的坚固阵地不仅应该有坚强的正面,而且当翼侧与背后受到威胁时,应至少还能在那里组织有利的战斗。这样,阵地不仅不会由于受到旨在从翼侧或背后袭击它的迂回而失去作用,而且在这时发生的会战中能发挥它原来的作用,同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