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章 |牵制性进攻(第1页)

就词的一般涵义来说,所谓牵制性进攻,是指为了让敌人把军队调离某一重要地点而对敌人国土进行的攻击。只有当进攻者的主要目的是为了达到上述目的,而不是夺取进攻的那个地方时,这种进攻才是特殊的行动,否则,它仍旧是一般的进攻。

当然,即便如此,牵制性进攻总还须有一个进攻目标。只有当这个目标具有重要的价值时,才能诱使敌人把他的军队调到那里去;另外,一旦这个行动没有能起到引诱敌人的作用,那么,占据这个目标也是进行这一行动所耗费的力量的一种补偿。”

要塞。大仓库。富庶的大城市和可以征收各种军税的地区,以及可以得到对本国政府抱有不满情绪的敌国臣民的支持的地方,都能作为这种进攻的目标。

牵制性进攻可能是很有利的,这是易理解的;但是毫无疑问,它并不总是有利的,它甚至往往是有害的。对牵制性进攻的主要要求是,它应令敌人从主要战区撤出的兵力多于我方用于牵制性进攻的兵力。假如牵制性进攻所吸引的敌人兵力同自己使用的兵力相等,那么它就不再是真正的牵制性进攻,而成为一种次要进攻了。甚至因为情况有利,因为有希望用少数兵力取得特大成果而进行的次要的进攻,也不应该算作牵制性进攻。当然,人们一般把一个国家正在抵抗敌国时受到的第三国的进攻也叫做牵制性进攻,这种进攻同一般的进攻只是进攻的方向相异,因而没理由给它另起一个名称,在理论上,专门的名称只应该用来表示专门的事物。

显然,要想用少量的兵力吸引敌人较多的兵力,必须有可以造成这种结果的特殊条件。所以,任意派遣一支部队到至今没有驻过军队的地点,是不会达到牵制性进攻的目的的。

如果进攻者派遣一支一千人的小部队侵入主要战区之外的敌方某一地区,以便征收军税,那么当然可以预见到,敌人向那里派出一千人是不能阻止此行动的,假如他要确保这一地区不受侵犯,就必须派去更多的兵力。但,这样必然会产生一个问题,防御者是否可不去保护这一地区,而一样派出一支一千人的部队侵入进攻者相应的地区,从而取得平衡呢?所以,如果进攻者想从这种行动中得到利益,他就必须事先肯定,他在敌人的地区比敌人在他自己的地区可得到更多的东西或可以造成更大的威胁。假如情况是这样,那么兵力很小的牵制性进攻就肯定能吸引敌人较多的兵力。然而,毫无疑问,用以进行牵制性进攻的兵力越大,能获得的利益就愈小,因为五万人不仅能够极有成效地保卫住一个中等地区不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