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七章 |有限目标的进攻战(第1页)

即使在不能以打垮敌人为目标的情况下,仍旧可以有一个直接的积极目标,当然此积极目标只可能是占领敌人的一部分的国土。

占领敌人一部分国土的利益如下:可以削弱敌人的国家力量,从而也削弱了它的军队,另一面则可以增强我们的国家力量和军队;能把我们进行战争的负担部分地转嫁给敌人;此外,在签订和约时可以把占领的地区看作是一种纯利,我们或者可以占有这些地区,或可以用它换到别的利益。

占领敌人国土的主张是十分合理的,倘若不是进攻以后必然出现的防御状态常常会使进攻者不安的话,此主张本身就已没有什么自相矛盾的地方。

在《关于胜利的顶点》一文中,我们已详尽地说明了这样的进攻会怎样地削弱军队,并指出,在这样的进攻以后,会出现一种后果危险且令人担心的状态。

我军由于占领敌人的地区而受到的削弱在程度上是不同的,这主要还取决于所占领的地区的地理位置。此地区越是等于我国国土的补充部分,也就是说被我们的国土所包围或者同我们的国土相毗连,越是位于我军主力的方向上,我军受到削弱的程度就越轻。萨克森在七年战争中,是普鲁士战区的一个自然的补充部分,腓特烈大帝的军队占领这个地区不仅没有受到削弱,反而得到了增强,这主要是因为萨克森距离西里西亚比距离马克还要近,同时还会掩护着马克。

甚至1740年和1741年腓特烈大帝一度占领的西里西亚,也没有削弱他的军队,因为西里西亚就其地形。位置及边界的状况来看,在奥地利人尚没有占领萨克森以前只是奥地利人的一个狭窄的突出部分,而且这个两国发生接触的狭窄地区又位于两军进行主要打击的方向上。

相反,若占领的地区位于敌国的其他各地区的中间,位置偏远,地形亦不利,那么,军队就会受到显著的削弱,因而敌人不仅很容易取得会战的胜利,而且完全可以不战而胜。

当奥地利人从意大利进入普罗凡斯时,老是不经过会战就被迫撤退。法国人在1744年没有打败仗就撤出波希米亚,这对他们来说还是很幸运的。腓特烈大帝于1757年在西里西亚及萨克森曾获得辉煌的胜利,可1758年用同一支军队却没有守住波希米亚和摩拉维亚。总之,占领地区使兵力受到削弱,因此军队不能守住所占领的地区的例子是常见的,所以没必要再举其他的例子了。

因此,是否应该把占领敌人地区作为目标,这主要是取决于有无守住这个地区的希望,或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