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44章 第244章 欧阳(第1页)

“秦王扫六合,虎视何雄哉,刑徒七十万,起土骊山隈。”这脍炙人口的诗句出自大诗人李白笔下,它讴歌了秦始皇的辉煌业绩,描述了营造骊山墓工程的浩大气势。的确,陵园工程之浩大、用工人数之多、持续时间之久都是前所未有的。

秦始皇先后灭韩、赵、魏、楚、燕、齐六国,39岁时完成了统一中国大业,建立起一个以汉族为主体统一的中央集权的强大国家——秦朝。而陵园工程的修建伴随着秦始皇一生的政治生涯。当他13岁刚刚登上国王宝座时,陵园营建工程也就随之开始了。

古代帝王生前造陵并非秦始皇的首创。早在战国时期诸侯国王生前造陵已蔚然成风。如赵肃侯“十五年起寿陵”,还有平山县中山国王的陵墓也是生前营造的。秦始皇只不过是把国君生前造陵的时间提前到即位初期,这是秦始皇的一点改进。陵园工程修造了39年一直至秦始皇临死之际尚未竣工,二世皇帝胡亥继位,接着又修建了一年多才基本完工。

秦始皇陵的地下宫殿是陵墓建筑的核心部分,位于封土堆之下。而秦始皇也把他生前的荣华富贵全部带入地下,带入了他的地下宫殿之中。

两千年来,虽然无数人对秦始皇陵中的宝物垂涎三尺,但是却并不敢盗挖皇陵。因为丞相李斯设计秦始皇陵的时候就已经考虑过这种情况,他将整座皇陵设计成了一座城池摸样,所谓城池,自然是不怕有人攻打。其中布满机关暗道,别说是普通人,就算是天阶武者进入其中也要横死当场,哪怕是金丹武者也对秦始皇陵毫无办法。

《史记》记载:“穿三泉,下铜而致椁,宫观百官,奇器异怪徙藏满之。以水银为百川江河大海,机相灌输。上具天文,下具地理,以人鱼膏为烛,度不灭者久之。”

意思也就是说,陵墓一直挖到地下的泉水,用铜加固基座,上面放着棺材……墓室里面放满了奇珍异宝。墓室内的要道机关装着带有利箭的弓弩,盗墓的人一靠近就会被射死。墓室里还注满水银,象征江河湖海;墓顶镶着夜明珠,象征日月星辰;墓里用鱼油燃灯,以求长明不灭……

即便是如此,在两千多年的历史上,秦始皇陵也是经历了诸多磨难,像是楚霸王项羽入关后,就曾经以三十万人盗挖秦始皇陵。而后在唐宋元明等历朝历代中,一直到民国时期,也有不少军阀势力觊觎秦始皇陵的宝藏,但大都铩羽而归。

秦始皇陵工程浩大,而且都深埋地底,而且在地下的泥土之中也被灌注了大量的水银,土壤之中的汞元素含量极高,其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