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宁一来,不只是查岗,还要当我的大家长。-..-
审查我的学校,拜访我工作的地方,审核我新认识的朋友,徐丽婷和小古曼童都被她里里外外检查了个遍,说他们俩实力太差,要赶走,把小古曼童都吓哭了。
我不知道她查没查出地眼的事,但我身上有些问题她肯定是睁一只眼闭一只眼的,而夏宁在家里住了两天便受不了我那小小的一室一厅,在市中心订了个酒店房间,估计是没打算在这边长久呆着,算是让我松了口气。
临近学校军训结束,到了九月初,市里的气温还是那么热,在清仁堂坐堂的时间段里,严‘精’忠不断问我夏宁什么时候还能再来一趟。
也是没办法,接骨‘药’的方子是夏宁开的,师叔她在‘药’理方面极有造诣,可以和蔺师傅并驾齐驱,毕竟治疗骨病方面三分治七分‘药’,常见的川乌、草乌的外敷‘药’见效慢,而且毒‘性’也大。
可夏宁的开的方子里,各种‘药’材相辅相成,毒‘性’要略小一些,疗效也十分明显,就像刘局的骨病,喝了我正在用的接骨‘药’,腰椎和骶骨因为风湿而骨质增生的症状大为减轻,骨头都细了不少,愈加趋近于正常人的骨骼。
这些都是正骨手法所做不到的,可以说,有了夏宁给我的方子,在二线城市开个专治骨病的小诊所都绰绰有余了,包括严‘精’忠在内,拿着夏宁的方子。以后都可以接收大量骨病患者。
这真是一方抵千金来形容都不为过,可惜。方子无法外传,需要真正有经验的中医全程监督病人的病情,做出用‘药’量的调整外,每日对患者进行正骨复位都必不可少,方子传出去被不合理的使用,反而会影响病人的病情,甚至加剧恶化。
“真是没想到啊,张大夫这么年轻。夏小姐也是这么年轻,却都有‘精’湛医术。”清仁堂的诊室之中,严‘精’忠长叹一声摇头道:“我们严家世代守着这个清仁堂,吃着祖宗传下来的老本,真是井底之蛙啊。”
我放下手里的针灸医书,笑了笑道:“严大叔也别这么说,国内能有传承的中医世家并不多。我们只是‘精’通骨伤,内科病还是无从下手的。”
“内科病也是中‘药’调理,有些‘毛’病不如动个手术见效快,张大夫啊,好些病人忍受不了中医治疗慢,宁可在身上开刀子伤元气。也不去喝‘药’汤子,我那大侄子虽然跟我们学中医,但以前念的专业还不是西医?
现在成天站在手术台上给人开刀,就算有心学医,也进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