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十四章 乱前(第1页)

蔡府,书房。

蔡邕一面在竹简上奋笔疾书一面听着蔡琰叙述嫁到卫家后的经历,半响后他停下笔拉着蔡琰的细嫩纤手充满爱怜道:“琰儿受苦了!”

蔡琰一腔委屈和哀伤即刻随泪珠涌出,试想一名年轻女子在下嫁拜堂后丈夫即身亡,这对她来说打击就难以想象。卫家人自然不会对他有好脸色看,一直像防贼一样盯着她。

要不是顾及蔡邕的声名指不定卫家会做出什么私下泄愤的事情来。而即使这样对她的冷嘲热讽是少不了的。好在蔡琰自小感染了一些父亲豁达的胸怀,而这时的社会风气也比较开化,幽会私情和寡妇再嫁的事情着实不少。

许久待她情绪渐渐稳定下来后蔡邕才道:“袁显甫不该来长安冒险的啊。”

蔡琰有些不解地问道:“父亲不是也一贯悲愤董太师所作所为,不知为何又对其百般迎合?”

蔡邕面有悲色,叹道:“老夫迎合董太师还不是为了汉室社稷,如能保住汉室皇亲血脉老夫就是被后人谩骂也不打紧。”

蔡琰有些担忧道:“袁公子确实有些鲁莽了,父亲当差人找到袁公子劝其离去。”

“就让高平(老仆人)带人去吧,你说他见过袁显甫。”蔡邕点点头道。

蔡琰不再做声看着窗外幽幽明月不自觉地感伤的叹了一口气。

翰墨书铺,暗室。

柳贵有些不敢相信地看着翻看账簿的袁尚还有他身后的郭嘉,虽然袁尚事先让他做种种准备时他猜想到袁尚会派人来长安干一些大事,但他想不到袁三公子竟会亲自来到长安。

待袁尚查看完账簿和柳贵搜集来的一些情报后,柳贵才慢慢说道:“这些日子来还多亏了徐光那小子,这些密报和长安的一些筹划很多都是他办的。”顿了顿后他接着说道:“自从徐光的母亲被西凉军杀了后他就一心为公子办事,想让公子为其报仇,公子眼光也确实独到,在那些事上他却是个好手。”

袁尚点了点头,“继续查看董卓等人的日常行踪,那些退路后备也做最后的完善,部分人手准备撤出长安。”

郭嘉想不到袁尚在早前就在长安打下了这些暗哨据点,这样的筹谋不止一日两日了吧,究竟他还有多少后招与谋划令郭嘉很期待。

“撤离长安?难道近日长安会有大变故!”柳贵惊讶道。

袁尚嗯了一声就不做回答,这时暗室门响动,其貌不扬的徐光走了进来,他的容貌并没有变化只是神色多了些稳健坚毅。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