洛阳城西,各方兵马都聚集在这里展开操练。
皇甫嵩命人在靠近洛阳城边处,搭起一丈多高的点将台。主帅皇甫嵩、副帅曹操,还有袁尚、徐荣、张济、去卑、张扬、白波军的首领李乐、韩暹都聚在这里观看联军的操练。
在这种决战的情况下,战阵尤为重要。但联军先前互不归属,配合起来缺乏默契。皇甫嵩能耐再大也不能在短时间内将各路兵马揉成一团,所以摆来摆去也只是操练了个方阵和圆阵。好在郭汜李那边前段时间还互相交战,现在也是缺乏配合,这样就看主帅的临场指挥调度了。显然在这方面上,久经战阵、经验老道的皇甫嵩占了极大优势。
前面皇甫嵩和曹操指挥着,袁尚等人就坐在后面的胡椅上观望。
“公子你看!就这么一调度,这几家兵马的战力高下立判。”郭嘉指向下面的军阵,轻声道:“兖州军跟咱们的骑兵反应最快。徐荣、张济军稍次之。白波军、匈奴兵反应最慢,显然是平日里缺乏操练。”
“现今能摆出几万人的雁行阵、锥形阵,如此复杂阵列的军队不多了,咱们冀州军、青州军算一个,兖州军算一个。剩下徐州军、荆州军之流,兵马虽多,器械虽精,但因种种缘由还是不能跟咱们相提并论。”袁尚说道。像这样大规模列阵决战的机会是不多的,首先拥兵几万的豪强本就不多。
“新的战阵我已经琢磨得差不多了,回青州后就可小范围地操练。”郭嘉轻声道。先前他跟袁尚还有几个将领探讨过排组自己独特战阵的事。这也是袁尚受后世诸葛亮“八阵图”的启发。
所谓“八阵图”其实就是由若干个步、骑、弩小方阵组成的大阵。在实战中大阵小阵都可以随机变换队形和战法。历史上的蜀汉因为缺乏骑兵,所以在正面跟曹魏交战往往吃亏。诸葛亮针对这个问题创出步、骑、弩协同的战法,其中又突出弓弩地功效,这样比较能克制骑兵较多的曹魏军。
冀州也盛产弓弩,而且袁尚的青州军步卒、骑兵都较为充裕,比起历史上的蜀汉,能变出更多的战法。当青州军的步、骑、弩完成阵列中地协同作战,那么真正意义上的青州强军才形成。
“李儒、贾诩皆是擅长谋划之辈。他们会那么安分地决战吗?”袁尚担忧道,他心中隐隐地感到不安。
“还真不大会。”郭嘉也皱眉道。要他立即猜测到对方的谋划,那还真不是一时半会能想出来的。
郭嘉闭目苦思。腾地一道明亮闪过他心头。“难道是水攻?”郭嘉颤声道。出奇策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