宫本常五郎在中国生活多年,对于中国的社会风俗也了解一些。
他知道,当时中国的手艺人看似低贱,其实没有那么简单。
他们对于自己的手艺是十分看重的,要苦练多年才能出徒,再出来接待顾客。
师傅在终于把那么嫩的葫芦上的毛都刮得一根不剩,却不伤到一点葫芦的时候,才豪气冲天地一刀劈下去,扔掉葫芦,找那个挨剃的人脑袋去了。
等到把人的脑袋也剃完了,师傅多年的苦功终于得以发挥,一般也都会忍不住兴奋之情地习惯性地一刀劈下去。
如果是老派的中国人,在听着剃头师傅的吆喝顾客的家伙在耳边“嗡嗡”作响的时候,基本都会舒服地睡着了。
等到剃头师傅的锋利的剃头刀在头顶“嗖嗖”地掠过的时候,更是觉得凉嗖嗖地特别舒坦。
可是日本兵由于没有这种生活阅历和心理基础,加上自身的特殊社会地位,再爬到中国人手里的刀子的时候,可就没有那么感觉良好了。
这时剃头师傅手里的剃头刀霞光万道,瑞彩千条,寒光闪闪,冷森森夺人二目,在人脑袋上直晃,所以那么凶狠的日本军人在这种情况下也不敢乱动,只好老是斜着眼睛看人。
宫本常五郎看着那些没头脑的日本军人的惊恐样子,却觉得非常可笑。
宫本常五郎经过了对那个日军少尉的考察,感到很满意,对方对答如流,没有一点破绽。
既然已经消除了紧张心理,那么宫本常五郎也就有了一点心情观看中国剃头师傅的表演。
中国剃头师傅丝毫不受外界这种如临大敌似的形势的影响,仍然专心地干自己的活。
老派的中国人,有点过于讲究道德了,就是要让鬼子杀了,也要给自己的顾客把活干利索,不能让客人笑话自己的手艺。
虽然现在那个日本军人的脑袋才刮了一半,可是已经是溜光锃亮,强烈反光,晃得太阳睁不开眼睛。
宫本常五郎看看那个在这么多特务鬼子包围下仍然专心致志地给人家剃头的师傅,对这种十分敬业,已经是技进乎于道的中国手艺人充满了敬意。
他自己叨咕了一句,又对沈擒龙说:“你们得好好洗一洗了。”这才带着特务们走了。
宫本常五郎心想,那些低贱的中国人,是不能理解这种境界的。
尽管他利用这些中国特务,但是他心里对于这些人,仍然充满了蔑视。
****
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