沈擒龙又要被派到敌占区去购买重要物资。
到了这个时候,又需要给沈擒龙这样的部队上的同志讲解管理根据地的经济常识课程。
1940年开始,晋察冀军区的从南方来的同志在发动群众的大会上讲话,高声喊:“乡亲们,现在要赶猪赶鸡了!”
他们都很激动,讲得声泪俱下的。
下面的老百姓却都是张个嘴,傻呆呆的表情。
大家心想,许是部队上的干部要吃点好的,馋得不行了?
那也不至于这样啊,都急哭了!
南方人说话,北方人一点也听不明白。
后来又有本地干部帮助做宣传,才明白不是赶猪赶鸡,是“减租减息”!
那年晋察冀根据地全面铺开了发动群众,减租减息。
这时对农民课以所谓“合理负担”,实际做法是“累进负担”。
例如土地,根据其所有亩数,按每10亩为10元,20亩为40元,30亩为80元,40亩为160元,实行课税。
如果地主不能忍受“合理负担”,将土地变卖,则由农民协会以廉价收买。
农村的产品棉花、谷物等,都通过农会的调查,不许随意进行买卖。
从1939年8月起,禁止运出所有物资,尤其对棉花严加管理,当发现运出者时,便以汉奸论处,实行枪决。
这是控制物资外流的方法。
而根据地自己不生产的盐、砂糖、火柴、电池、纸、药品等各种物资,利用行商,主要从天津方面运入。
誊写器具及药品则通过铁路沿线城市的外国人设立的基督教会的信徒,以教会名义,交由**地区的基督教会,向八路军和政府等进行交纳。
这是从外面引进物资的办法。
通过不向外,只向内的办法,根据地的经济得以维持下去,军队和政府得到正常运转。
沈擒龙这才听懂,原来是这么个道理。
到了现在,鬼子大举进攻,根据地能够维持的物资已经非常紧张,而从天津方面来的那些物资渠道已经被鬼子发觉,被完全封锁住。
本来整个根据地有一整套的从敌占区进口物资,封锁向敌占区出口物资的组织和机构,也有专门的武装,但是,到了现在这种紧急情况,通常的组织就已经不能完成任务了。
在这样紧急的情况下上,才需要派沈擒龙和他们的手枪队出去弄到一批重要物资。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