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环小镇处在港岛北部的中部,离东部所谓的工业区大约有几里的路程,骑马也只是一刻钟的时间便回来了。而中环小镇的周边区域,便是张翼规划的纺织大工场,属于所谓的“轻工业”区域,专门建设生产各种纺织品和一些畅销紧俏的商品。
因为现在张翼最仰仗的赚钱机器便是那些纺织工场了,所以现在张翼开工的纺织工场,不包括刚刚改造完的秦家那些工场,仅港岛地区拥有的雇工便是接近一万人,按照分工的原则,专门从事生产丝织品和棉布品。
从丝织品的抽丝造丝,到过糊织边以及结花上色,一整套的造丝和制作丝绸等工艺过程,都有专门人分工负责,采取了分工负责的制度,每个人都只做其中的一两个环节,流水线作业,而且采用了新的生产工具,生产效率大大的提高,每天都能生产出一大批精美的丝织品出来。
至于棉布品的制造,那效率更是高了,在专业的生产工具下,只需要少部分人掌控机械,便可以将棉花变成初级棉布品,然后又通过各种其他的专门雇工进行印染和再加工,这些初级棉布品再次变成高级的精美棉布品。至于效率,至少比江南地区那些最先进的织布工具快上数倍甚至十倍以上。
在大量两广商人搜罗来的各种生产原料刺激下,张翼的工场可谓是开大马力的进行丝织品的制造生产,每天看着生产出来的丝织品将变成白花花的银子,张翼都笑得合不拢嘴。
在充足的原料供应下,张翼现在的工场每天至少可以生产出两万匹棉布品,五千匹丝织品。每天产出的这些丝织品产值都在五万两银子左右,除去各种损耗和原料价格,每天张翼至少能从这些丝织品中获取两万两左右的银子纯利润,那一个月下来,就是几十万的两的收益,这样大的利益,能不让张翼高兴么?
只是,张翼高兴了,但肯定有人不高兴的,所谓有人欢喜有人忧。张翼这种大规模侵噬两广丝织品原料的动作,已经引起了两广其他丝织品制造主的不满和担忧,这种情况随着张翼工场的胃口越来越大变得更加严重起来。
毕竟,张翼这样大规模侵略吞噬两广丝织品制造的原料,将价格提高,让大量的商人选择将手里面的棉花和生丝运到香港岛去贩卖给张翼,断了给其他工场的供货,简直就是要了这些工场的命啊!
然而,很多工场在这寒冬都还能熬得过去,这种影响只是让他们有所担忧,加上谁都知道张翼和两广总督有联系,而且张翼还是手里面有着人马的官军将军,很多工场就算有担忧,可也只能憋
(本章节未完结,点击下一页翻页继续阅读)